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十下《先贤士女总赞下.汉中士女》:“阎宪字孟度,成固人也。名知人。为绵竹令,以礼让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成夜行,得遗物一囊,中有锦二十五匹,求其主还之,曰:‘县有明君,何敢负其化
源见“铁画银钩”。比喻书法遒劲有力,钩、挑等笔画如银钩蝎尾。南朝 齐王僧虔《论书》:“〔索靖〕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惟礼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号后笑”谓先凶后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然命体周流,变化非一。或先号后笑,或始吉终凶;或不召自来,或因人以济。”并列 先号啕痛哭
唐.张读《宣室志》八载:洛阳崇让里李氏宅有怪异,无人居住。开元年间,有王长史购其宅以为家。一夕,闻哀啸声,见有黑衣人立几上。长史弟善射,一发射中,黑衣人嗥叫跳屋逃走。后长史招工修房,在重屋内发现一死猿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刘邦为汉中王时,萧何奇韩信之才,数荐而不能用,信逃亡,何急追之。刘邦“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必欲争天下,非信
源见“用行舍藏”。指出处或行止。晋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唐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词语行藏】 汉语大词典:行藏
同“甘雨随车”。行县,指出行考察。清毛奇龄《宁国庄太守》诗:“行县雨随宛水暮,搴帷花发敬亭秋。”
心口不一,嘴上讲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凡有一事,辄是一罪。”并列 口上说是,心里
同“孙登啸”。宋晁补之《满庭芳.次韵答季良》词:“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源见“一钱太守”。颂扬地方官吏清政爱民。明高启《野老行送陈大尹》诗:“鸡鸣相送拜道边,愿公受取一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