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赐环

赐环

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反绝,谓反其将绝者。”后以“赐环”谓放逐之臣遇赦召还。唐张说《出湖寄赵冬曦》诗:“湘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明陈汝元《金莲记.闻系》:“轼儿谪任武林,未获赐环消息。”


【典源】《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逾竟 (境)。为坛位,乡 (向) 国而哭。”孔颖达正义曰:“此大夫士三谏而不从,出在竟上,大夫则待放三年,听于君命,若与环则还,与玦便去。”《穀梁传·宣公二年》:“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注:“礼三谏不听则去;待放于竟,三年,君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往。”《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今译】 古时臣子获罪,在国境上等待君命三年,如国君赐予玉环,则表示允许返还,重新为官; 如赐予玉玦,则表示不许返还彻底决绝。

【释义】 后以此典指放逐之臣被赦罪召还。

【典形】 赐大夫环、赐环、环赐、肆予环。

【示例】

〔赐大夫环〕 唐·柳宗元《酬韶卅裴曹长使君》:“长捐楚客佩,未赐大夫环。”

〔赐环〕 宋·陆游 《题馆中直舍壁》:“几年憔悴去清班,敢辱君恩误赐环。”

〔环赐〕 明,沈寿民《访姜如农城北》:“龙归天上驭,环赐梦中身。”

〔肆予环〕 宋·张孝祥《刘舍人》:“肆予环而召归,当告册而爰立。”


【词语赐环】   汉语词典:赐环

猜你喜欢

  • 法不阿贵

    《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原指法律不逢迎迁就权贵,准绳不屈就变曲之物,法律面前一视同仁。后以“法不阿贵”形容秉公执法,不偏

  • 黑甜甜

    同“黑甜”。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我睡呵,黑甜甜倒身如酒醉,忽喽喽酣睡似雷鸣。”【词语黑甜甜】   汉语大词典:黑甜甜

  • 张翰扁舟

    《世说新语.任诞》:“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

  • 士衡文

    《晋书.陆机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晋陆机字士衡少有奇才,文章盖世。“士衡文”指其《吊魏武帝文》。后因用喻佳作。唐.皇甫冉《送萧献士》:“西陵倘一吊,应有士衡文。”此以

  • 罢社

    《三国志.蜀书.王修传》:“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省昌乐东北)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祭社神之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叫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叫秋社,社神乃司土地之神。社日举行祭神的活动,是为祈

  • 舟作屋

    源见“张融船”。指简陋的住屋。清宋琬《送胡湘孙归虞山》诗:“老矣尚怜舟作屋,归与何处醉为乡。”

  • 羊踏寒蔬

    同“羊踏菜园”。宋陆游《独立》诗:“羊踏寒蔬新少梦,鱼生空釜久谙穷。”

  • 抱玉

    同“抱璞”。明何景明《种麻篇》:“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词语抱玉】   汉语大词典:抱玉

  • 屠国

    源见“屠牛朝歌”。喻宰制天下,治理国家。唐柳宗元《天对》:“奋刀屠国,以髀髋厥商。”【词语屠国】   汉语大词典:屠国

  •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词语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成语: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汉语大词典:重赏之下,必有死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