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台画像”。唐韦应物《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诗:“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同“剡溪船”。元 吾丘衍《陈公辅听雨轩》诗:“檐花悲歌杜陵老,山雪空回剡溪棹。”
源见“方朔偷桃”。为咏桃的典故。唐蒋防《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教方朔施偷将。”
汉温序坚贞不屈,衔须伏剑而死的故事。《后汉书.温序传》:“序行部至襄武,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宇谓序曰:‘子若与我并威同力,天下可图也。’序曰:‘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义不贪生,苟背恩德。’宇等复晓譬之
同“泛槎”。清王夫之《与唐须竹夜话》诗之二:“偶觉空群马,人疑泛月船。”
晋庾亮《答郭预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后因以“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通判等。唐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辎车就列,化洽于二州;油轼当官,政
同“三虎”。唐元稹《曲江老人》诗:“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
鉴:镜子,借鉴。 原指夏朝覆亡的史实并不久远,殷朝子孙应引为鉴戒。 后泛指可以引为教训的往事并不太远。语出《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汉.桓宽《盐铁论.结和》:“语曰:‘前车覆,后
《后汉书.马援传》:“援尝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后因以“梁松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因以“攀鸿”喻志向远大。宋秦观《贺苏礼部启》:“叹刻鹄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词语攀鸿】 汉语大词典: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