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躯、四肢、毛发、皮肤这些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东西,不敢随便毁伤。 古人认为这是子女所应遵循的孝道。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邢昺疏:“身谓躬也,体谓肢也,发谓毛发,肤谓皮肤。”唐.程邈《请禁割股疏》:“臣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乐正子春下堂伤足,三月不出而有忧色。”明.高则诚《琵琶记.几言谏父》:“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岂可陷亲于不义?此事决然不可。”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中国古来,一向是最注重于生存的,什么‘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咧,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咧,竟有父母愿意儿子吸***的,一吸,他就不至于到外面去,有倾家荡产之虞了。”郁达夫《沉沦.四》:“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他犯了罪之后,每深自痛悔,切齿的说,下次总不再犯了。”


猜你喜欢

  • 考槃

    《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汉.毛氏传:“考,成。槃,乐也。”唐.孔颖达疏:“此经‘考槃’,文连‘在涧’,明硕人成乐在于此涧,谓成此乐而不去,所谓终处也。”《考槃.序》:“《考槃》刺

  • 兵弄潢池

    同“弄兵潢池”。清蒲松龄《唐太史命作生志》:“燕巢危幕,至倾拔木之风;兵弄潢池,大惧炎昆之火。”

  • 饮泉诗

    源见“酌贪泉”。指晋 广州刺史吴隐之饮贪泉水所赋之诗。后用为称颂廉吏的典故。唐刘长卿《送韦赞善使岭南》诗:“番禺静无事,空咏饮泉诗。”【词语饮泉诗】   汉语大词典:饮泉诗

  • 有钱挂杖

    源见“杖头钱”。指有沽酒之钱。清钱谦益《云间张老工于累石许移家相依赋此招之》之二:“无酒过墙长作恶,有钱挂杖已忘贫。”

  • 后苏

    同“后来其苏”。《封神演义》一回:“放桀南巢拯暴虐,云霓如愿后苏全。”

  • 琴亡

    同“琴丧人亡”。清宋琬《冷心芬挽诗》之四:“剑挂思琼树,琴亡惜玉徽。”

  •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姑:姑且。妄:胡乱,随便。 姑且随便说说,随便听听。 表示说的未必有根据或有价值,听的也不必那么认真相信。语出《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汝)妄言之,女(汝)以妄听之。”后多引作〔姑妄言之,姑妄

  • 大耳翁

    同“大耳儿”。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词语大耳翁】   汉语大词典:大耳翁

  • 寒玉

    因为玉质寒冷,所以称玉为“寒玉”。唐代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角枕截寒玉。”又用来比喻清冷之物。唐代李贺《江南弄》诗:“江上团团帖寒玉。”喻月。李群玉《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喻水。宋代王

  • 夷甫三窟

    源见“狡兔三窟”。又《晋书.王衍传》载:王衍字夷甫,官居宰辅,并以二弟分领荆州、青州,王衍对弟说:你二人在外,我留京城,足为“三窟”。后亦以为典,喻多种图安避祸求福之法。宋苏轼《用和人求笔迹寄莘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