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望之喜
见“大喜过望”。
见“大喜过望”。
源见“披裘负薪”。指识见肤浅。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他对于《广寒宫》的几句话,却可惜全是一种皮相的批评。”【词语皮相】 汉语大词典:皮相
唐.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熏赫。”熏赫,常形容气势极盛。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然那等熏天赫地富贵人,除非是遇了朝廷诛戮,或是生下子孙不肖,方是败落散场。”【词语熏赫
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元代脱脱等《宋史.窦仪传》:“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
同“运斤成风”。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贾叟刻木》:“平阳 贾叟,无目而能刻神像……僧说贾初立木胎,先摸索之,意有所会,运斤如风。”见“运斤成风”。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贾叟刻木》:“平阳贾叟,无目而能刻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谓反复思考,然后行动。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见“三思而后行”。《水浒传》67回:“林冲谏道:‘兄长,
《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李贤注引谢承书曰:“肱性笃孝,事继母恪勤。母既年少,又严厉。肱感《恺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寝,不入房室,以慰母心。”后因以
①借指野史小说的作者。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或托亲府或稗官,或述前圣或后觉。”②借指野史、笔记。宋韩淲《涧泉日纪》上: “今秘阁之书,下至稗官小说,无所不有。” ●《汉书·艺
见〔自作孽,不可逭〕。【词语自作孽,不可活】 成语:自作孽,不可活
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后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拿不完,用不尽,非常丰富。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参见:拂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