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野无遗贤

野无遗贤

尚书.虞书.大禹谟》:“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尚书》载有“野无遗贤”句,是称颂朝政清明,人才都被录用之意。后遂用为咏清明盛世之典。

唐.唐彦谦《留别四首》其三:“登庸趋俊乂,厕用野无遗。”


主谓 乡野间没有遗弃不用的人才。谓贤才都被录用。后用以称颂人尽其才的清明之治。《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万邦咸宁。’”※遗,不读作wèi。△褒义。多用于称颂清明的朝政。 →人尽其才 ↔重贿轻贤。也作“野没遗贤”、“野无遗才”。


【词语野无遗贤】  成语:野无遗贤汉语词典:野无遗贤

猜你喜欢

  • 楚台云

    同“楚峡行云”。明高启《圣姑庙》诗:“遗情不结楚台云,世人何处寻踪迹?”

  • 一丸五色

    三国 魏曹丕《游仙诗》:“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后因以“一丸五色”指仙药。唐

  • 摽梅

    《诗经.召南.摽有梅》(有:语助词):“摽(音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指国君以外卿大夫及士诸掌事者),迨其吉兮。”摽,掉落。梅子成熟时,自然落地。相传周时,女子到结婚年龄,便都及时出嫁。后

  • 乱臣贼子

    历代统治者把统治阶级内部反对朝廷的人叫做“乱臣贼子”。也用来诬蔑反抗或起义的人民。《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后汉书.董卓传》:“李傕谓左右曰:‘尚可活不?’俊骂之曰:‘汝

  • 细人姑息

    《礼记.檀弓上》:“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东汉.郑玄注:“言苟容取安也。”细人,见识短浅的人。姑息,无原则的宽容。曾子认为只有没有见识的人才以“姑息”的

  •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情而能同时得到两种好处。汉代班固等撰《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复亡矣,可谓一举而两得者也。”《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增广穷人之业

  • 危如累卵

    累卵:以卵相叠。比喻极其危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述补 危险得像摞起来的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打碎。形容十分危险。语本《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

  • 鷽鸠

    源见“榆枋之见”。即斑鸠。比喻小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不意鷽鸠伎俩,决飞只枪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词语鷽鸠】   汉语大词典:鷽鸠

  • 荆宝

    同“荆山玉”。晋潘岳《杨仲武诔》:“春兰擢茎,方茂其华;荆宝挺璞,将剖于和。”唐钱起《送安都秀才北还》诗:“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词语荆宝】   汉语大词典:荆宝

  • 百钱挂杖

    源见“杖头钱”。谓买酒畅饮。宋陆游《纵游》诗:“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埋。”【典源】《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修) 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晋书·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