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后以“斧屋”指坟墓。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晦尔精灵,藏之斧屋。”【词语斧
《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孔颖达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因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
源见“骥伏盐车”。泛指受困厄的地方。唐李贺《马诗》之十一:“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词语盐坂】 汉语大词典:盐坂
雄心壮志,抱负不凡。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骥:千里马。枥( ㄌㄧˋ lì 历):养马的地方,犹马棚。烈士:指有抱负的节义之士。【词语壮心】 汉语
同“解衣推食”。明 郑瑄《昨非庵日纂.方便》:“饥寒良可悯,推解莫厌频。”清陈锐《哭詹秀才》诗:“念与君相值,推解同衣食。”【词语推解】 汉语大词典:推解
源见“一饭千金”。谓穷途受恩。明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脱骖永念千秋义,岂止淮阴一饭恩?”
参见:人之水镜
唐牛僧孺《玄怪录》:“若祈封六降雪,巽二起风,[萧志忠]即不复游猎矣。”后以“封六巽二”指雪神、风神在一起;风雪交加。宋李处全《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词:“定知今日,封六 巽二弄干戈。”
同“陶令秫”。《中国谚语资料.农谚》:“麦子剁了头,陶秫掩住牛。”原注:“陶秫,高粱。”【词语陶秫】 汉语大词典:陶秫
见“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事多则关目亦多,令观场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