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笛吹裂

长笛吹裂

太平广记》卷二〇四“李暮”条引《逸史》:“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讌,以观其妙。时州客同会镜湖,邀李生湖上吹之。会中有一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时轻云朦胧,微风拂浪,浪波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注:曀,天色阴沉多风),水木森然。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乎?’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音cùjí,心情紧张而惭愧)不敢动。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入破”,是唐宋大曲的专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分别归入散序、中序、破三个大段,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大曲的解数叫遍,一遍即一解,演唱大曲各遍完全无缺的,称大遍,演唱一部分的,叫摘遍。大遍包括“序、引、歌、㽂、嗺、哨、催、攧、衮、破、行、中腔、踏歌等,每解中有数叠。独孤生是乐坛高人,其发声响入行云,不待曲终竟将长笛吹裂,果然震惊四座,使众人心悦诚服。后因用为咏笛声演奏之典。

宋.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阕》词:“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此用表心绪悲摧之情怀。


猜你喜欢

  • 风雩咏归

    《论语.先进》:孔子要几位弟子陈述各自的志趣,子路、冉有、公西华说后问到曾皙(xī),“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 好头谁斫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隋炀帝〕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因以“好头谁斫”指将受杀戮。清黄遵宪《感事》诗:“闻道诟天兼骂贼,好头谁斫未分明。”【典源】 《资治通鉴》

  • 什袭深藏

    同“什袭珍藏”。元吴师道《红玉杯为陈云峤太祝赋》诗:“华堂舞罢饮阑时,什袭深藏莫刓缺。”

  • 桐江钓丝

    源见“羊裘钓”。指严光归隐桐江垂钓。元 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采商山紫芝,理桐江钓丝,毕罢了功名事。”

  • 中山酿

    同“中山酒”。清王士禛《曹升六谢千仞携酒过饮宋牧仲张杞园亦至同赋长句》之二:“唯应中山酿,供我千日醉。”

  • 生刍之奠

    《后汉书.徐稚传》:“及林宗(郭泰字林宗,他是徐稚的朋友)有母忧(指母丧,旧时称遭父母之丧为“丁忧”),稚往吊之,置生刍(新刈之草,即青刍)一束于庐(即庐墓,古时父母死后,在墓旁搭盖小屋,供服丧者居住

  • 池凤

    源见“凤凰池”。称宰相。唐白居易《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此借指令狐相公。【词语池凤】   汉语大词典:池凤

  • 系帛书

    源见“苏武节”。古代指缚于雁足向远方传递音信的帛书。亦泛指书信。唐杨炯《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展看旅雁,君逢系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词语系帛书】   汉语大词典:系帛书

  • 留髠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主人留髠(淳于髠)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髠心最欢,能饮一石。”后因称留善饮的客人为“留髠”。唐陈陶《赠别离》诗:“杨柳听歌莫向隅,鸡鸣一石留髠醉。”宋

  • 贫贱夫妻

    见“贫贱糟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