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运斤成风”。《北齐书.杜弼传》:“无取于游刃,有惭于运斤,不足破秋毫之论,何以解连环之结?”【词语运斤】 汉语大词典:运斤
《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注:高大的样子),雄狐绥绥(注:雌雄并行的样子),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日归止,曷又怀止?”毛亨传:“《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求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
《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后以“贡篚”指进贡,贡献。晋左思《魏都赋》:“襁负賮贽,重译贡篚。”明何景明《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百年贡篚通南极,万里旌旄属上游。”亦指贡物,贡品。《后汉书.
同“画虎无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清陆时化《书画说铃》六:“有临摹而妙者,若合符节也。有临摹而拙者,画虎不成也。
源见“攘鸡”。比喻容忍错误,借口逐步改正。宋朱熹《答蔡季通书》:“不若从此痛自断绝……不必更为月攘之计,以俟来年。”梁启超《新民说》十八节:“谓兹小节耳,操之何太急。谓是戒将来,今且月攘一。”【词语月
同“从长计议”。《水浒传》六八回:“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须与郎从长商议一个计策便好。”见“从长计议”。《初刻拍案惊奇》卷22:“须与郎~一个计策便好。”【词语从长商议】
源见“生刍致祭”。指祭奠。清蒲松龄《挽朱子青》诗:“未能束刍吊,雪涕赋《招魂》。”
同“山公藻鉴”。唐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韶州》诗:“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同“百万呼卢”。唐李白《少年行》之三:“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指负载沉重而能行达远方。后用以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作出宏伟的业绩。明李贽《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