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雷轰荐福碑

雷轰荐福碑

宋.彭乘《墨客挥犀》:“范文正守鄱阳,有书先上诗甚工,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欧阳率更字,荐福寺碑墨本值千钱。文正为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诗人语曰:‘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东坡嘲穷措大诗曰:‘一夕雷轰荐福碑。’”

穷书生时运不济,范文正公本想为他拓碑筹一点钱,不承望一夜雷电竟将碑击了个粉碎。旧时因以“雷轰荐福碑”比喻背时倒运,办事不顺利。

《警世通言》卷十七:“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典源】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范文正公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正礼之。书生自言:‘天下之至寒饿者无在某右。’时盛行欧阳率更书,《荐福寺碑》墨本值千钱。文正为具纸墨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故时人为之语曰:‘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东坡作《穷措大诗》 曰:‘一夕雷轰荐福碑。’”宋·彭乘《墨客挥犀》亦载。

【今译】 宋代范仲淹 (諡文正) 镇守鄱阳时,有一书生前来献诗,诗律工整而得到范仲淹的赏识。书生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为饥寒之人,范仲淹很想周济他。当时盛行唐代欧阳询 (曾任太子率更令) 的书法,其所写《荐福寺碑》拓本每册价值一千钱,范准备纸墨,打算为他拓一千册让他到京城出售,不料一夜之间雷击碑碎,无法实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士人命途多舛,时运不佳。

【典形】 碑有雷轰、荐福碑、荐福畏惊雷、雷轰荐福碑、响雷碎。

【示例】

〔碑有雷轰〕 清·王恪《水宿》:“米原无帖乞,碑信有雷轰。”

〔荐福碑〕 明·袁宏道 《赠黄道元》:“男儿有骨不乘时,处处相逢荐福碑。”

〔荐福畏惊雷〕 清·王夫之《后雁字诗》之十三:“匆匆春早驾,荐福畏惊雷。”

〔雷轰荐福碑〕 元·张可久 《卖花声·客况》:“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

〔响雷碎〕 明 · 汤显祖 《牡丹亭》:“滕王阁,风顺随; 鲁颜碑,响雷碎。”


【词语雷轰荐福碑】   汉语词典:雷轰荐福碑

猜你喜欢

  • 握雪餐

    源见“苏武节”。形容边塞征人生活的艰苦。唐李白《塞下曲》之二:“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 高枕黄粱熟

    同“高枕熟黄粱”。《鸳鸯针》四回:“休报复,你笑我哭,高枕黄粱熟。”

  • 金木诛

    《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内外之刑者,唯真人能之。”“金木”指古代用金属或木头所做的刑具,用于体外刑罚。后以“金木

  • 醉黄龙

    源见“痛饮黄龙”。谓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泛指打垮敌人后开怀畅饮。明徐渭《再送德甫》诗:“只少阏氏为饮器,与君连日醉黄龙。”

  • 篇什

    《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称诗章作“篇什”。《诗.小雅.鹿鸣之什》宋朱熹集传:“雅颂无诸国别,故以十篇为一卷,而谓之什。”《南史.柳恽传》:“(恽)早有令名,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

  • 衣锦夜行

    同“衣绣夜行”。《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镠叹道:‘闻古人有云: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耳。’”《廿载繁华梦》二十回:“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就如衣锦夜行。’那有知得?大人不如趁满任回来。”

  • 惊坐孟公

    源见“陈惊座”。借指名士。明吴应箕《吴日生招同杨维斗夜饮酒间论事有感》诗:“惊坐孟公秋入辖,尚《玄》扬子草为邻。”坐,通“座”。

  • 恩酬一饭

    源见“一饭千金”。谓受恩厚报。清袁枚《连日》诗之三:“恩酬一饭意忡忡,敢向淮阴拜下风。”

  • 道听途说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这是孔子非常反对的一种作风。他说,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出典】:《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例句】: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序》:

  • 十死九生

    犹十死一生。宋 叶適《厉领卫墓志铭》:“褒衣大带,掌幄中之论,无冒十死九生之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姐已是十死九生,只多得一口气了。”见“十死一生”。宋·叶适《厉领卫墓志铭》:“褒衣大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