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

鞠躬:弯下身子以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意指不辞辛苦地献出自己的一切,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并列 非常恭勤崇敬,竭尽全部精力。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顺治爷啊,老臣未能~,致使皇上学业荒废,老臣辜负了皇恩,愧为帝师。”△常用于表示恭谨真诚地奉献自己全部精力。→竭智尽忠。也作“鞠躬尽力”。


【典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五年,率蜀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又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十一月,上言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今译】 三国时诸葛亮为复兴汉室,多次由蜀出兵,北伐中原,其间先后两次上疏,表示要“鞠躬尽力 (后版本多作‘瘁’),死而后已”,忠烈之心,溢于言表。后人称之为前后《出师表》。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忠心为国,不惜精力、生命,富于献身精神。

【典形】 出师表、尽瘁心、鞠躬输诸葛、誓鞠躬、诸葛表、一表出师、诸葛大名。

【示例】

〔出师表〕 宋·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尽瘁心〕 清·陈作霖《减字木兰花·诸葛菜》:“将星落后,留得大名垂宇宙。老圃春深,传出英雄尽瘁心。”

〔鞠躬输诸葛〕清·李载《遥赠阎古古先辈》:“鞠躬讵肯输诸葛,断指终期报贺兰。”

〔誓鞠躬〕 清·唐孙华《诸葛武侯祠》:“委寄寻前诺,艰危誓鞠躬。”

〔诸葛表〕 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东北看誉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词语鞠躬尽瘁】  成语:鞠躬尽瘁汉语词典:鞠躬尽瘁

猜你喜欢

  • 云边翼

    源见“雁足书”。指鸿雁,借指信使。唐李群玉《小弟艎南游近书来》诗:“湘南客帆稀,游子寡消息。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 少女风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时天旱,倪(清河倪太守)问辂雨期,辂曰:‘今夕当雨。’……于是倪盛修主人礼,共为欢乐。”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至日向暮,了无云气,众人并嗤辂。辂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

  • 乐贤

    《诗.小雅.南有嘉鱼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郑玄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后因以“乐贤”谓乐于求贤。《宋书.文帝纪》:“朕寐寤乐贤,为日已久,而则哲难阶,明扬莫效。”唐皇甫湜《

  • 贡篚

    《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后以“贡篚”指进贡,贡献。晋左思《魏都赋》:“襁负賮贽,重译贡篚。”明何景明《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百年贡篚通南极,万里旌旄属上游。”亦指贡物,贡品。《后汉书.

  • 闭关却扫

    同“闭门却扫”。南朝 梁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见“闭门却扫”。南朝梁·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塞门不仕。”【词语闭关却扫】  成语:闭关却扫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袍:古代长衣。 谁说没衣穿?和你同穿一件袍。 表示友爱互助之意。语出《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清.梁维枢《玉剑尊闻.排调》:“(唐)伯虎尝夏月访祝枝

  • 拔茅连茹

    《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孔颖达疏:“以其汇者,汇,类也。以类相从。”茅指白茅,草名。茹,草木根部相互牵连的样子。拔茅草时也就连带拔起了同草根相牵连的东

  • 濡沫涸辙

    源见“相濡以沫”。指处在干涸水坑中的小鱼。亦借濒临绝境者。《宣和画谱.董羽》:“董羽,字仲翔,毗陵人,善画鱼龙海水,不为汀泞沮洳之陋,濡沫涸辙之游。”见“相濡以沫”。《宣和画谱·龙鱼叙论》:“善画鱼龙

  • 楚野辩女

    参见:辩女

  • 言不及行

    谓言行不一。明 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见“言不顾行”。明·薛瑄《薛子道论》:“~,可耻之甚。”【词语言不及行】  成语:言不及行汉语大词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