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韩嫣金丸

韩嫣金丸

西京杂记》卷四:“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后以“韩嫣金丸”喻指富贵子弟挥金如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黏红。”


【典源】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关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

【今译】 韩嫣为汉武帝的宠幸佞臣,受赏赐极多,十分豪富,常用金子制成弹丸来打鸟,每天弹失的有十余枚。长安人传说:“受不了饥寒,去拾金弹丸。”京城的儿童们,每当听说韩嫣出来打鸟,就赶快跟随,望着金丸落下之处,去捡拾。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豪富奢侈;也用以指弹丸等圆形之物。

【典形】 韩嫣弹、韩嫣金丸、金丸、拾金丸、王孙金弹丸、逐金丸、韩嫣金弹。

【示例】

〔韩嫣弹〕 宋·刘筠《樱桃》:“楚昭萍已剖,韩嫣弹争投。”

〔韩嫣金丸〕 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黏红。”

〔金丸〕 清·赵执信《题信州所畜白鹦鹉》:“情知舌巧王孙喜,不向金丸落处飞。”

〔拾金丸〕 宋·陆游《山园屡种杨梅》:“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

〔王孙金弹丸〕 宋·苏轼《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之三:“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

〔逐金丸〕 唐·骆宾王《畴昔篇》:“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词语韩嫣金丸】   汉语词典:韩嫣金丸

猜你喜欢

  • 鹢退

    源见“六鹢风”。指遇风而退。清袁枚《净慈寺回舟湖中风雨暴作》诗:“小舟如鹢退,高浪比人长。”【词语鹢退】   汉语大词典:鹢退

  • 河阳桃李

    同“河阳一县花”。宋无名氏《解佩令.寿李宰》词:“迤逦哦松,便整顿、河阳桃李。”

  • 骑虎难下

    比喻行事中遇到困难,迫于大势而又不能停止,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和庾亮等人平灭王敦之乱后,出为江州刺史。庾亮掌管朝中大权,不顾群臣劝阻,削除历阳内史苏峻兵权。公元328年,

  • 江左管

    同“江左夷吾”。宋陈造《雪夜与师是棋次前韵》:“吾非江左 管,舐犊愈爱说。”

  • 易牙调味

    《管子.小称篇》:“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管仲摄衣冠起对曰:‘臣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夫易牙以调和事公(易牙,名巫,字易牙,又称雍巫,雍是《周礼.天官》内雍、外雍之雍,主管宰割烹调之

  • 入韩剑客

    《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聂政)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

  • 赠绨袍

    源见“绨袍惠”。喻指友人馈赠寒衣。清 徐文烜《浙东别友人》诗:“感君多意气,不必赠绨袍。”

  • 姑射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郭庆藩集释:“冰,古凝字。肌肤若冰雪,即《诗》所谓

  • 樗栎之才

    见“樗栎庸材”。

  • 材疏志大

    见“志大才疏”。宋·陆游《大风登城》诗:“~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词语材疏志大】  成语:材疏志大汉语大词典:材疏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