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食少事繁

食少事繁

食量减少而任事繁多。谓工作辛劳,身体不能长久支持。《三国演义》一○三回:“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清.金圣叹《〈西厢记〉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驰,食少事繁,至死方已。”鲁迅《两地书》七七:“你如来粤,我想,一定要比厦门忙,比厦门苦,薪金大约不过二三百小洋,说不定还要搭公债和国库券。就此看来,大半是要食少事繁,像我在这里似的。”


并列 吃的饭很少,事务却很繁多。形容身体不好但事务繁忙。语本《晋书·宣帝纪》:“诸葛食米少,政事皆自省览。”清·金圣叹《〈西厢记〉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驰,~,至死方已,亦可也。”△褒义。多用于称赞为工作操劳的人。→废寝忘食 日理万机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也作“食少事烦”。


【词语食少事繁】  成语:食少事繁汉语词典:食少事繁

猜你喜欢

  • 曲高和寡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一作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原意是说死的价值不同,是由于选择的目的不同。后以“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比喻人可以不惜一死,但死得要有价值。亦

  • 牛马向西南

    《晋书.四夷.肃慎氏》:“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周武王时,献其楛矢、石砮。至成帝时,通贡于石季龙,四年方达。季龙问之,答曰:‘每候牛马向西南眠

  • 南山雾豹

    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与,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听。五年后更富,人皆贺之,其妻忧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

  • 五谷不升

    谷类不熟,荒年大饥。《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为大饥。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词语五谷不升】  成语:五谷不升汉语大

  • 画龙不成反为狗

    同“画虎不成反类狗”。《后汉书.孔僖传》:“〔僖与崔骃〕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见“画虎不成反类狗”。《后汉书·儒林传上·孔僖》:“(僖与

  • 门垂蓬矢

    同“门前弧矢”。宋李曾伯《八声甘州.癸丑生朝》词:“叹平生霜露,而今都在,两鬓丝丝。当年门垂蓬矢,壮岁竟奚为?”

  • 箕裘

    《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治金家的子孙,必然能仿效父兄化铁修补铁器的手艺,能学着补缀皮衣。制弓的子孙,能仿造弓之法,用柳条弯曲编为畚箕。后因以用为子孙能继承祖先的事业。

  • 信鸿

    源见“雁足书”。指鸿雁。宋陈允平《八宝妆.秋宵有感》词:“待月重帘谁共倚?信鸿断续两三声。”【词语信鸿】   汉语大词典:信鸿

  • 侧席

    源见“汉家侧席”。指谦恭以待贤者。前蜀贯休《寄乌龙山贾泰处士》:“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词语侧席】   汉语大词典:侧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