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高在上

高高在上

原指上天有眼,洞察人间善恶。后则泛指身居高位而不察下情。周初群臣作诗规戒周成王说,警惕呀,警惕!老天爷无所不知,天命不易保有,不要说老天高高在上。万事万物都由他在升降。天天都在注视人间。我是个幼稚的小孩子,听了更加要警惕。天长日久,学问越积越多,重大的责任我来担当,你们要告诉我光明的德行。

【出典】:

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陛下当以尧舜禹汤文武为法则,夏桀、殷纣、楚灵、秦皇为深诫。高高在上,实监后德。慎守天位,以承祖考巍巍大业。”


偏正 原指处所极高,也泛指地位高。现形容置身于群众之上,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的领导。语出《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邹韬奋《患难余生记》2章:“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三青团’爪牙虎视眈眈,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贬义。多用于写举止风度。→趾高气扬高不可及 高不可攀 ↔平易近人 委弃泥涂 居高就下 天高听卑 知雄守雌


【词语高高在上】  成语:高高在上汉语词典:高高在上

猜你喜欢

  • 瑚琏器

    同“瑚琏”。元耶律楚材《和孟驾之韵》:“志图仁义济元元,异比无双瑚琏器。”【词语瑚琏器】   汉语大词典:瑚琏器

  • 不厌糟糠

    不厌:吃不饱。厌:通“餍”,饱。糟:酒渣。糠:米皮。糟糠: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此典指颜渊贫困,连酒糟、米糠等粗劣之食物都吃不饱。颜渊(前521年——前490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今山东西南

  • 批隙导窾

    同”批郤导窾”。金王若虚《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而庖丁之游刃,批隙导窾,无非理间之自然,何独至于为政者而疑之哉?”见“批郤导窾”。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迎刃而解,棋局一著胜人千百者是也。

  • 封鱼

    同“封鲊”。清毛奇龄《潼川歌》:“闺中有妇孟氏贤,从征作赋同车?。解绵系树苦食芋,封鱼涤釜长生鱼。”

  • 善终

    人不曾遭遇祸患,而能尽其天年。《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意思是速成之物速亡,晚成之物晚终。后人称事情办理始终良好叫“善始善终”。

  • 遥山眉

    同“远山眉”。宋吴文英《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词:“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参军鲍照,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淑(chù)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 驱山鞭

    同“驱石神鞭”。清 读彻《送友之敬亭》诗:“安得秦王驱山鞭,芙蓉一片当我前。”

  • 洛地纸贵

    同“洛阳纸贵”。南朝梁元帝《与刘孝绰书》:“洛地纸贵,京师名动,彼此一时,何其盛也!”

  • 锥握

    同“悬梁刺股”。南朝 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时坐睡而梁悬,裁据梧而锥握。既文过而义深,又理胜而辞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