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官名。这里指代李白,因李白曾供奉翰林。风月:指吟咏风月的诗篇。 赞美诗人才华横溢。语出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金.刘著《鹧鸪天》:“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
同“掩耳盗铃”。清 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皇帝,有甚商量!”见“盗钟掩耳”。【词语盗铃掩耳】 成语:盗铃掩耳汉语大词典:盗铃掩耳
《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韦昭注:“三,君、父、师也。”后因以“在三之礼”谓礼敬君、父
源见“颍川笑”。谓轻视追求官禄。宋陆游《自芳华楼过瑶林庄》诗:“此身醉死元关命,敢笑闻鸡趁早朝。”
源见“班姬咏扇”。指团扇,借指圆月。唐庾抱《卧疴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诗:“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源见“千日酒”。谓畅饮。北周庾信《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只言千日饮,旧逐中山来。”【词语千日饮】 汉语大词典:千日饮
偏正 俎,砧板。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任人宰割。比喻处境困难,命运交由他人支配。蔡敦祺《林则徐》(上):“从此国土破缺,寇盗纷至,吾国将成列寇~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方面。也作“俎上肉”。
源见“非池中物”。谓刘备是英雄。形容困厄中的杰出人物。唐李商隐《井络》诗:“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
同“匠郢”。质,对手,即郢人。王闿运《丁文诚诔》:“未五旬而造终,何匠质之独存?”【词语匠质】 汉语大词典:匠质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