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跋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文选》卷二十六南朝齐.颜延年(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唐.李周翰注《言我魂一
源见“马援铜柱”。谓将军立功边陲。唐李瀚《蒙求》:“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源见“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环境下改恶从善。南朝 宋谢灵运《佛影铭》:“庶推诚心,颇感万物。飞鸮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拔之路。”
源见“棠棣”。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唐萧颖士《有竹》诗之六:“友僚萃止,跗萼载韡。”【词语跗萼载韡】 成语:跗萼载韡汉语大词典:跗萼载韡
元明清戏剧小说中的熟语。意谓匆忙中各自赶路。语出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在下就告回了。正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梁山路近苦难行,家属权时旅店停。方信将军不下马,也
呵(hē苛):大声喝叱。指李广夜间晚回,被县尉呵斥止步,不许通过之事。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北)人。熟练骑射。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之战争,为郎、武骑常侍。景帝
裘:皮袍。谋:商量。 制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却要同狐狸商量剥它的皮。 比喻跟对方商量的事却极端损害对方的利益,自然办不到。语出《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
同“一击车中”。清曹贞吉《减字木兰花.杂忆八首》词之一:“文章休论,一掷副车千古恨。”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却之不恭”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金瓶梅词话》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主谓 却
犹束身自修。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见“束身自修”。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1章:“稍~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词语束身自爱】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