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鸣岐阳

鸣岐阳

同“鸣岐”。晋陆机《七征》:“舞唐庭之来仪,鸣岐阳之鸑鷟。”


猜你喜欢

  • 云龙鱼水

    同“云龙风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宣宗幸万寿山 玉阑堂,锡宴十五老臣……云龙鱼水,夫岂偶然?”并列 云龙相从,鱼水相谐。比喻君臣知遇相得。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14:“宣宗幸万寿山玉澜堂

  • 天飞

    源见“九五飞龙”。比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序》:“圣上天飞践极,迄兹二十有四载。”南朝 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臣早奉龙潜,与贾 马而入室;晚属天飞,比严 徐而待诏。亦指

  • 螭头载笔

    《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明张居正《议处史职疏》:

  • 袖槌人

    源见“朱亥袖椎”。喻指相助解危济困之人。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 王济癖

    《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后因以“王济癖”形容熟知马性。唐韩琮《咏马》:“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

  • 丽牲

    《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本谓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后以“丽牲”借指碑石。清魏源《陶文毅公神道碑》:“用敢删举其要者,揭诸丽牲,以饷来世。”

  • 凤德

    源见“接舆歌凤”。指贤者的德行名望。唐司空图《成均讽》:“雉门灾起,谁惩燕女之荒;凤德日衰,无救关雎之乱。”清曹寅《移竹东轩和高竹窗学士来韵》:“身无凤德难谐俗,日对云心与逝波。”【词语凤德】   汉

  • 久炊为真玉

    源见“美玉经三火”。比喻经得住艰苦考验,才是具有坚贞品质的人才。清 黄鷟来《别尘公》诗:“久炊始觉为真玉,未涅何因见不缁?”

  • 缘木

    《淮南子.说山训》:“为鱼德者,非挈而入渊,为猿赐者,非负而缘木,纵之其所而已。”东汉.高诱注:“喻为政,官方定物,能文者居文官,能武者居武官,故曰纵之其所而已。”猿猴本善于攀树,不需人去背负其攀登;

  • 白莲社

    晋代阙名《莲社高贤传.不入社诸贤传》:“(谢灵运)至庐山一见远公(僧慧远),肃然心伏,乃即旨筑台,翻涅盘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灵运尝求入社,远公以其心杂而止之。”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