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刘瑾用事》:“逮李梦阳下锦衣卫狱,……将置之死。时翰林修撰康海与梦阳同有才名,各自负不相下。……强之再,梦阳乃以片纸书数字,曰:‘对山救我,唯对山为能救我。’对山者
同“寒谷生春”。明高启《和衍上人观梅》诗:“夜窗转曙鸡欲惊,寒谷回春蝶应觉。”【词语寒谷回春】 成语:寒谷回春汉语大词典:寒谷回春
封建时代束缚妇女的戒条。《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毛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
《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后因以“刑清”谓刑罚公正清明。《汉书.叙传下》:“我德如风,民应如?,国富刑清,登我汉道。”【词语刑清】 汉语大词典:刑清
《史记.货殖列传》:“安邑千树枣,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汉.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谈及林业果树时,认为种植千棵果树,它的经济价值相当于一位千户侯的收入。后
同“驯雉”。明海瑞《知县参评》:“履中牟之境而见雉驯之休,则知鲁恭之政矣。”【词语雉驯】 汉语大词典:雉驯
源见“墨子悲染丝”。比喻真朴本性受世俗熏染。清赵翼《寄晴沙》诗之二:“我亦离尘事,深愁染素丝。”
源见“榆枋之见”。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唐 赵中虚《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复控榆枋。”宋王曾《矮松赋》:“鸾乍迷于枳棘,鷃每悮于榆枋。”【词语榆枋】
源见“钧天广乐”。指奏仙乐的弦管乐器。清袁枚《题庆雨林诗册》诗:“海内芝兰忾臭味,钧天丝竹奏《箫韶》。”
《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后以“躐学”指不按循序渐进的规律学习。宋黄庭坚《送吴彦归番阳》诗:“诸生厌晚成,躐学要侩驵。”【词语躐学】 汉语大词典: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