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楚浙党

齐楚浙党

明末官僚机构中因地缘关系结成的政治派系,齐党、楚党、浙党的合称。是东林党的反对派。明中叶以后,严重的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加深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浙江宁波人沈一贯入阁为大学士,几年后任首辅,他联合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结成东林党的反对派,被称作“浙党”。此外,朝中官僚组成的东林党的反对派还有“齐党”(以亓诗教籍贯山东而得名)、“楚党”(以官应震、吴亮嗣籍贯湖广而得名)以及“宣党”、“昆党”等,也都是以地缘关系结成的党派。浙党势力最大,齐党、楚党皆依附于它,联合攻击东林党,排斥异己,故合称“齐楚浙党”。它们与东林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党争。对立双方利用每6年一次的京察作为排挤打击对方的手段,便明末考核京官的制度成为党争的工具。宦官魏忠贤得势后,齐楚浙党大多投靠其门下,形成阉党

【出典】:

明史》卷218《方从哲传》5760、5761页:“向高秉政时,党论鼎沸。言路交通铨部,指清流为东林,逐之殆尽。及从哲秉政,言路已无正人,党论渐息。丁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京察,尽斥东林,且及林居者。齐、楚、浙三党鼎立,务搏击清流。齐人亓诗教,从哲门生,势尤张。”

【例句】: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6《汪文言之狱》:“歙人汪文言有智术,负侠气,入京输资为监生,用计破齐、楚、浙三党。”


猜你喜欢

  • 西川钓

    北周.庾信《文王见吕尚赞》:“言归养老,垂钓西川。”庾信在《文王见吕尚赞》一文中说:到了老年白发之际,能够回到西川去养老钓鱼,安度晚年。后因以为退隐之典。宋.胡直孺《同官倡和用山字韵》:“他年记忆怜衰

  • 孳犊

    同“罢官还犊”。明王思任《简周龙侯太守》诗:“三年膏牧当孳犊,一道清风却馈鱼。”

  • 弃瓢叟

    同“弃瓢翁”。明石珤《登封龙山赋》:“地存画卦之台,岩有弃瓢之叟。”【词语弃瓢叟】   汉语大词典:弃瓢叟

  • 驱羊旧节

    源见“苏武节”。比喻坚贞的气节。宋辛弃疾《苏武慢.雪》词:“回首驱羊旧节,入蔡奇兵,等闲陈迹。”【词语驱羊旧节】  成语:驱羊旧节汉语大词典:驱羊旧节

  • 羲皇上人

    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七《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晋人陶潜自述隐居闲适之

  • 砭鍼

    砭( ㄅㄧㄢ biān 边):古代用石针扎人体穴位治病。鍼:即“针”字。用石块磨制成尖石,称为石针,是我国石器时代应用的一种最古老的医疗器具。《南史.王僧孺传》:“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

  • 蛮触相争

    同“蛮触交争”。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顾答以蛮 触相争,天朝从不过问。”见“蛮争触斗”。章炳麟《致伯中书·九》:“而讨袁(世凯)者亦非其人,宜以~视之。”【词语蛮触相争】  成语:蛮触相争汉语

  • 偃草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认为,为政应重德化,而不应尚杀戮。对百姓

  • 馆甥

    《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后因称女婿为“馆甥”。明 商濬《〈稗海〉序》:“吾乡黄门钮石溪先生,锐情稽古,广购穷搜

  • 仁寿镜

    晋.陆机《与弟云书》:“仁寿殿前,有大方铜镜,高五尺馀,广三尺二寸,立着庭中,向之便写人形体了了,亦怪也。”(据《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三国时,魏仁寿殿中有大铜镜,称仁寿镜,当时视为新奇的宝物。后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