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烟九点

齐烟九点

唐.李贺《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路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走如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齐州,指中州、中国。诗的最后两句大意是:凭高俯视,中州大地一览无余,但见九州四海如点烟杯水。诗人心迹,何等壮阔!后因以“齐烟九点”、“九点烟”喻指中国。

宋.刘昌诗《白玉楼赋》:“俯齐州兮九点烟,瞰苍溟兮一杯水。”清.黄遵宪《海行杂感》诗:“九点烟微三岛小,人间世要纵婆娑。”


主谓 齐,齐州。这里指代中国,古称九州。从天上遥望九州,小如九个烟点。语本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杨朔《泰山极顶》:“再瞧那渺渺茫茫的天边,扬起一带烟尘。那不是什么~,同伴告诉我那也许是炼铁厂。”△多用于表示地理方位。也作“齐州九点”。


【词语齐烟九点】  成语:齐烟九点汉语词典:齐烟九点

猜你喜欢

  • 一壶中

    源见“壶中天”。喻仙境、胜境。唐王维《赠焦道士》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 驹过隙

    同“白驹过隙”。宋洪适《满庭芳.酬赵泉》词:“光阴,驹过隙,髭髯如戟,容易成丝。”

  • 尸居余气

    形容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象死尸一样。后也用来形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

  • 大不韪

    源见“犯天下之不韪”。公认的不是或过错。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哀帝一》:“人之能为大不韪者,非其能无有所惧也,唯其能无所耻也。”【词语大不韪】   汉语大词典:大不韪

  • 延陵许剑

    源见“季札挂剑”。谓季札念旧守信。柳亚子《追怀亡友赵伯先先烈》诗之二:“延陵许剑生馀恨,有道题碑死倘缘。”主谓 延陵,指春秋时季札。本为对亡友守信的典故,也用以表示对亡友的悼念。语本《史记·吴太伯世家

  • 洛生吟

    同“洛生咏”。宋杨亿《译经光梵大师》诗:“龙华他日会,应记洛生吟。”

  • 伯游谏

    《后汉书.孝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临武长汝南唐羌(字伯游),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东汉和帝因唐

  • 四勿

    四个不要。宋代朱熹《斋居感兴诗》:“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四勿语出《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词语四勿】   汉语大词典:四勿

  • 触龙鳞

    同“犯鳞”。《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唐白居易《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二韵》:“仰头惊凤阙,下口触龙鳞。”【词语触龙鳞】   汉语大词典:触龙鳞

  • 侨札之好

    同“侨札之分”。《三国志.陆抗传》“故得将士欢心”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抗与羊祜推侨 札之好,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