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即今湖南祁阳县之祁水。《水经·湘水注》:水“出永昌县北罗山,……又东南径永昌县南,又东流注于湘水”。
又作傥水。 在今陕西洋县北。 《水经·沔水注》: 洛谷水 “南流, 右则水注之。 水发西溪, 东南流合为一水,乱流南出,际其城西,南注汉水”。《魏书·地形志》: 龙亭县有水。 《明一统志》 卷34汉中府: 傥水 “源出石锉山,流入汉水。又名骆谷水”。
一作川水。即今陕西岐山县东河上游。源出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入雍水。《汉书·沟洫志》:“关中灵轵、成国、渠引诸川。”今上游已湮。《清一统志·凤翔府一》:“按水在岐山县东、扶风县西,今已淤塞。”入雍后,雍水亦兼称水。
古水名。源出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岐山县东入雍水,又东南会入渭水。入雍以后,雍水亦兼称水。
一名舞水。古汝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舞钢市和西平县境。《水经·水》:“水出阴县西北扶予山,东过其县南,又东过西平县北,又东过郾县南,又东过定颍县北,东入于汝。”约当今洪河上游。元末,堰断汝水,汝水上游东流入颍水。水遂为汝水即南汝河之上源,改称洪河。明嘉靖九年(1530)复塞,改道东入上蔡县境与澺水通流。
(1)古水名。又作舞水。源出今河南省方城县东,东流经舞阳县南,至西平县东注入汝水。元至正年间西平以上汝水断流,水遂为南汝正源。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澺水,以西平境内水原有洪河之称,此后遂统称、澺全流为洪河。(2)今水名。又称㵲水、巫水、洪江,古称镇阳江、武溪。沅江支流。在贵州省东部、湖南省西部。为古武陵五溪之一。《舆地纪胜》:“《新经》曰:巫、无、、午、㵲,一水而五名,声之变耳。”源出贵州省瓮安县城云顶大岩脚,向东流至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鱼市镇,又经芷江侗族自治县、怀化市、洪江市等,在黔城镇南注入沅江。长444千米,流域面积1.03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0.8米3/秒。建有水电站多座。贵州省境内段称阳河,有著名的阳河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