䄈鸿县
亦作旋鸿县、 祗鸿县。 北魏置, 属梁(凉) 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
亦作旋鸿县、 祗鸿县。 北魏置, 属梁(凉) 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
即今福建泉州市北朋山岭。《清一统志·泉州府》:双阳山“在晋江县(今泉州市)北十里,与南安县接界。郡城望之,微有大小, 曰大阳、小阳,南望之则两山并峙。一名朋山”。
在今辽宁黑山县东北。民国 《黑山县志》 卷2: 朝北营子镇 “在县城东北百里。该镇旧名兴旺屯,蒙人称之为夏家,又名蟆儿葛台,于道光二十年改今名。光绪初设镇”。
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八里。《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即此。后为赵地。秦置长子县。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晋人执
又作哈兰、喀拉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阑。原为明哈剌马古站。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东北有 “喀拉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南。《水经·滱水注》:滱水“又东南径任丘城南,又东南径安郭亭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传富为侯国”。即此。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一带。因在汶水之北,故名。《左传》:僖公元年(前659),“公赐季友汶阳之田”。杜注:“汶阳田,汶水北地。”一说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西汉置汶阳县。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
即今江西龙南县北龙头滩。《清一统志·赣州府一》:龙头滩“在龙南县北三十里。三江水所经,即古百丈龙滩也。滩高水急,乱石离立,且两崖峭壁,中有龙湫,凡舟行至此,必移所载于岸,空舟方济。明万历四年,知县王继
①一名鸡子城。故址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35兴化军《古迹》:鸡子城“在莆田县(按当为仙游县)东北十里。《旧经》云,未详其义”。《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古迹》:鸡子城“在仙游县东咸平里鸡
在今河南荥阳市。《史记· 项羽本纪》: 汉王二年 (前205),楚 “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荥阳县即大索城。杜预云,成皋东有大索城,又有小索故城,在荥阳县北四里。”
①唐时称河阳县治北中城及毗邻之中潬城、南城为河阳三城。三城皆濒临黄河。北中城,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筑,在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黄河北岸。北齐置行台,北周置河阳镇,隋移河阳县治此。唐建中二年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