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峰山

七峰山

①在今福建上杭县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上杭县:七峰山“在县城北三里。七峰岌嶪,翠丽可爱。一名七星山,为邑后镇”。

②一名七石山。在今河南方城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1方城县:七峰山“上有七峰列峙,下有暖泉,三时俱凉,至冬则暖”。

③俗名七股山。在今四川开江县北。《方舆纪要》卷69新宁县:七峰山距“县治五里。一峰突起,分为七枝,秀列如戟”。

④在今陕西汉中市北。《方舆纪要》卷56汉中府南郑县:七峰山在“府北五十里。峰峦峭拔,其数有七, 因名”。

⑤一名七圣山。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三里。《方舆纪要》卷60渭源县:七峰山,“有七峰错峙,因名”。

⑥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小烟山“其上有仙人掌,用丁未针,五更,取七峰山”。在今菲律宾巴拉望岛东北岸一带。一说指杜马兰岛。一说为维多利亚山。


古山名。又称玉龙山。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南。七峰并列,有青石盘旋至顶如龙状。有石洞、天桥。


猜你喜欢

  • 南唐二陵

    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牛首山南祖堂山下。是五代南唐烈祖李昪和中主李璟的陵墓。1950年发掘。李昪陵名钦陵,李璟陵名顺陵。两陵并列,墓室规模和建筑形制相仿,为仿木结构多室的砖石建筑。柱、枋、斗拱表面施绘彩画

  • 平茶水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平江河,为梅江河上源之一。《方舆纪要》卷73平茶洞长官司:哨溪在“司治东南……满溪在司西南十里,亦出白岁山,以水常溢不竭也,合流而东北曰平茶水,至酉阳东南,会于酉水”。

  • 浚道县

    即逡遒县、浚遒县。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道为遒之讹。

  • 雪喀宗

    又作索喀、索卡、索克、硕喀、雪卡宗。治所即今西藏工布江达县东雪卡。“雪喀”,藏语意为白山咀或酸奶色山咀。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城东雪卡(雪喀)。1960年与三东宗及足木宗(觉木

  • 贯保砦

    北宋元丰三年 (1080) 置,属沅州。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三十里贯保渡。六年(1083) 属诚州。

  • 称多县

    1938年析玉树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周均 (今青海称多县)。以称多部落为名。在青海省北部、巴颜喀拉山南麓与通天河北岸之间,东南邻四川省。属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1.38万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4镇

  • 静塞军

    ①唐开元十九年 (731) 改障塞军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资治通鉴》: 唐天宝元年 (742),“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胡三省注: “静塞军在蓟州城内。”②唐大历六年 (

  • 堡口市

    即浦口市。今湖南新宁县东北五十四里堡口乡。

  • 秦川

    ①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明、清置巡司于此。②一名清水。即甘肃清水县之汤浴河、牛头河。《水经·渭水注》: “清水上下,咸谓之秦川。”③古地区名。“川” 指平川而言。或泛指今陕西、甘肃二省秦岭以

  • 香山设治局

    1941年由中卫县析置,属宁夏省。治所在今宁夏中卫县南香山。1949年废。1941年由中卫县析置,治香山(今宁夏中卫市香山堡)。1949年撤销,并入中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