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角井设治局
1929年析鄯善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1949年改为七角井中心区。1954年撤销。
1930年由鄯善县所属七角井县佐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七角井镇。因此地有七眼井,故名。1949年改置七角井中心区(县级)。1954年撤销,并入哈密县。
1929年析鄯善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1949年改为七角井中心区。1954年撤销。
1930年由鄯善县所属七角井县佐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七角井镇。因此地有七眼井,故名。1949年改置七角井中心区(县级)。1954年撤销,并入哈密县。
即今陕西澄城县西北长宁水。《寰宇记》卷28同州澄城县引《水经注》云:“云门谷水源出澄城县界”,东流注洛水。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省入镇宁州。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镇宁州。清康熙十一年(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一百四十里太平镇。明、清置西乡巡司于此。
元初置,属中书省。治所大同路 (治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及内蒙古河套至集宁市一带。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山西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所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元置,治大同路(今山西大同市)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之东岛。1935年命名为林康岛。1947年改名和五岛。1983年又改名东岛。
①三国蜀先主刘备墓。在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建兴元年(223) 五月,先主 “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即此。今墓封土高12米,基墙周180
北宋置,属穰县。即今河南镇平县治。
唐文明元年(684)置,属当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寻废入谷和县。
①在今湖北房县西南,西接竹山县界。清有外委驻防。②在今湖北十堰市北。清属郧县。嘉庆四年(1799),白莲教起义军曾与清军在此激战。清魏源 《圣武记》 卷9: “时朱射斗斩包正洪于茅坪。” 即此。③即今
①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石城县置,属浇河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元和志》卷39廓州化城县:“因境内有化隆谷,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