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峿山
一名怀德山。在今湖南沅陵县东二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三峿山“三峰鼎峙,万木阴森,辰水出焉”。
一名怀德山。在今湖南沅陵县东二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三峿山“三峰鼎峙,万木阴森,辰水出焉”。
东阳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东。《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府: 通元溪在 “府北十五里。源出金华山巅徐公湖,经山桥下,又南经府北十五里之东紫岩,环郡后,至城东南之宏济桥入于南溪”。
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北小河口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山阳县:西乡有小河口(村)。集镇名。在陕西省镇巴县东部。属巴庙镇。人口300。以地处偏溪河与下渚河交汇处得名。产玉米、小麦、稻、茶叶、生漆、油桐。矿
①即南朝齐陈道巨之墓,陈武帝追尊为寿陵。在今浙江长兴县东七里阳乌山。②唐僖宗母王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二十五里。在今浙江省长兴县东阳乌山。为南朝齐陈道巨之墓,陈追尊为寿陵。
在今陕西志丹县北,接靖边县界。《清一统志·延安府一》:芦关岭“在安塞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接靖边县界。延水源出此”。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为寿泰溪支流。《方舆纪要》 卷94泰顺县: 泗溪 “在县南。源出泗溪西山,合县南诸溪水,抵 (福建) 福安县界,入于海”。
隋开皇九年(589)改宋寿郡置,为安州治。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久隆镇。十八年(598)改为钦江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北钦江西北岸。为宋寿郡治。梁为安州治。隋开皇十八年
在今四川涪陵市北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 “于黄石, 东为铜柱滩”。 《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李贤注谓即涪州涪陵县之黄石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宋史·李纲传上》:靖康元年 (1126),“ (李) 纲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与金人战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即此。
即今安徽天长县西汊涧镇。清嘉庆《天长县志》卷2:汊涧镇在“(城)西四十五里”。在安徽省天长市西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汊涧,人口 6840。因河汊较多得名。1949年置汊涧镇,19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纳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乾元元年 (758) 改为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