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门运渠

三门运渠

唐代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间黄河三门峡人门左岸开凿的运渠。开元二十九年(741)陕州刺史李齐物为改善三门漕运,在人门岛左岸岩石间开凿一条运道。十一月开工,次年(天宝元年)正月完工。并开其山巅以为挽路。《资治通鉴》称之为“三门运渠”。旋因河泥淤塞,不能通舟。三门峡水库修筑前,尚有遗迹可寻,全长280余米。


唐代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间黄河三门峡人门左岸开凿的运渠。关东漕运由河、渭转入京师长安,途经三门峡河段因河中岩石屹立、水流湍急,屡有覆舟之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陕州刺史李齐物为改善三门漕运,在人门岛左岸岩石间开凿一条运道。十一月开工,次年(天宝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完工。并开其山巅以为挽路。运道无定名。《旧唐书·玄宗纪》称渠,《通典》、《册府元龟》称石渠,《开天传信录》称天宝河。《资治通鉴》称“三门运渠”。宋以后称开元新河。旋因河泥淤塞,不能通舟。三门峡水库建造前,尚有遗迹可寻。


猜你喜欢

  • 洧仓

    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洧水 (双洎河) 旁。《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裴注引 (献帝起居注》曰: 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 二月,“癸酉,二贵人至洧仓中,遣侍中丹将冗从虎贲前后骆驿往迎之”。《晋书·石

  • 清凉山

    ①即今山西怀仁县西清凉山。《金史·地理志》: 大同府怀仁县有清凉山。《方舆纪要》 卷44怀仁县: 清凉山在 “县西二十里。旧有砖塔及利国冶铁”。②古称石头山,又名石城山。在今江苏南京市汉中门内。南唐时

  • 金沙泉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三十三里顾渚山东南麓。《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金沙泉,“按 《郡国志》 云,即每岁造茶所也”。《方舆纪要》 卷91长兴县: 金沙泉 “在顾渚山下,泉出不常。唐时惟造紫笋茶供贡,

  • 宁都郡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置,属直州。治所在宁都县(今陕西紫阳县西北松溪口)。辖境相当今陕西紫阳县西北部地。隋开皇初废。西魏大统末升宁都县置,治今陕西省紫阳县西北安家河入汉水处。属直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

  • 瓦舍坝

    在今四川青川县西清溪镇北关虎一带。《清一统志·龙安府》:青川镇“又东北有瓦舍坝巡司。今裁”。

  • 广宗县

    ①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置广宗国,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汉书·平帝纪》:“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如意为广宗王。”即此。后废。东汉永元五年(93)复置广宗国,后为县,属巨鹿郡。三国魏属安平郡。西晋

  • 鼎路门

    即安门。汉长安城南面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

  • 池川县

    南朝梁大通六年(532)置,属木门郡。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普济镇。隋开皇三年(583)废入伏强县。

  • 肃慎

    又作息慎、稷慎。商、周时居不咸山 (今吉林长白山) 北,东滨大海,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东晋郭璞注: “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 《书

  • 浕水

    ①即今湖北枣阳市东沙河。《水经·沔水注》: 浕水 “出于襄乡县东北阳中山,西径襄乡县之故城北。浕水又西径蔡阳县故城东,西南流注于白水”。②即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水经·沔水注》:浕水 “北发武都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