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京

上京

①即上都。京都的通称。东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②京都名。(1)唐渤海国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东京城)。《新唐书·渤海传》:“天宝末,钦茂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即此。辽天显元年(926)为辽所灭,改为天福城。上京仿唐长安城建,规模宏伟。今尚存遗址。 (2)契丹会同元年(938)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上京城遗址)。(3)金初沿袭辽制,仍称临潢府为上京。天眷元年(1138)改为北京,以京都会宁府为上京,在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

③亦名西楼。辽五京之一。为前期首都。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上京城遗址)。神册三年(918)建,名曰皇都。《辽史·地理志》:“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河),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天显元年,平渤海归,乃展郛郭,建宫室,名以天赞。……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幅员二十七里。”天显十三年(938)改名上京,置临潢府。金天眷元年(1138)改为北京。古城遗址尚存。


(1)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渤海国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2)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契丹会同元年(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为辽前期首都。自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以后,首都移至中京大定府,此成为旧都,亦为陪都。金初仍旧称,天眷元年(1138年)改称北京。(3)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金天眷元年(1138年)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正隆二年(1157年)废上京称号,大定十三年(1173年)复称上京。

金上京城遗址示意图

辽上京城遗址示意图


猜你喜欢

  • 杀虎堡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六十里杀虎口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杀虎堡“嘉靖二十三年置,万历三年增修,周二里。分边二十里零。堡逼近寇巢。兔毛河直通塞外,川原平衍,便于长驱,往往由此入犯。隆庆五年设市场于此

  • 布尔哈图河

    又作星显水、佈尔哈通河。即今吉林延吉境之布尔哈通河。《清一统志·吉林一》:布尔哈图河“在宁古塔城南四百里。源出城东南无名山,东流合英莪河、赫图河、图们河,会海兰河入噶哈哩河”。

  • 升城

    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水经·济水注》:“济水又径升城北,城际水湄,故邸阁也。祝阿人孙升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升城焉。”东晋义熙中侨置太原县于此。南朝宋为太原郡治。北魏为东太原郡治。《魏书·慕容白曜传

  • 断梁城

    又名断道。在今山西沁县东南四十里虒亭岭村。《水经· 浊漳水注》: 铜鞮水 “又东径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临岫壑,东、西、北三面,阻袤二里,世谓之断梁城,即故县之上虒亭也”。

  • 清化县

    ①隋开皇七年 (587) 改伏强县置,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大业初属清化郡。唐武德元年 (618) 于县置静州。六年(623) 移州治地平县。贞观元年 (627) 县治南移二十里。在今

  • 乐寿县

    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南一里。《寰宇记》卷63深州乐寿县:“取其理城(乐寿亭)为名。”大业初属河间郡,十三年(617)移治今献县。唐属瀛州。元属献州。明洪武初废。古

  • 海滨县

    ①辽置,为隰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辽史·地理志》 海滨县: “濒海,地多碱卤,置盐场于此。”②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无棣县东部析置,治北集村 (在今山东无棣县东北)。1950年1月撤销,

  • 祁县

    ①春秋晋置,治所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七里祁城。西汉属太原郡。北魏太和中移治今祁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十年(590)复置祁县,属并州。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

  • 安县

    ①明洪武七年(1374)改安州置,属保定府。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十三年(1380)复为安州。②明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置,属成都府。治所即今四川安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上:“安县

  • 杨城

    ①即阳城。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西南五十里阳城镇。《资治通鉴》:东晋隆安元年(397),燕慕容宝“闻魏王珪攻信都,出屯深泽,遣赵王麟攻杨城”。即此。②在今湖南安乡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