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山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下川岛。在上川山之西。《明一统志》卷79广州府谓“上川石山而下川土山,二山皆产香蜡竹藤之属,而上川为优。居民以贾海为业”。
古岛屿名。即今广东省台山市南海中下川岛。与上川山对峙。为土山,居民以贾海为业。明洪武四年(1371年),海寇钟福泉等船寇下川,后被平定。遂迁此地居民入内地。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下川岛。在上川山之西。《明一统志》卷79广州府谓“上川石山而下川土山,二山皆产香蜡竹藤之属,而上川为优。居民以贾海为业”。
古岛屿名。即今广东省台山市南海中下川岛。与上川山对峙。为土山,居民以贾海为业。明洪武四年(1371年),海寇钟福泉等船寇下川,后被平定。遂迁此地居民入内地。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亦名隆龛山、明月山。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元和志》 卷33崇龛县: “崇龛山,在县西三里。” 崇龛县以此名。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雷峰上。北宋开宝八年 (975),吴越王钱俶因黄妃得子而建,故称 “黄妃塔”。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纵火焚塔,仅存塔身。于1924年9月倒塌,出土有木刻 《宝箧印经》 经卷
①北宋淳化五年 (994) 置,属上元县。即今江苏江宁县东淳化镇。明清设巡司于此。②金置,属博兴县。在今山东博兴县北四十里。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东部、宁镇山脉西端。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门外程家桥西。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山人、乌目山人,晚称清晖主人。江苏常熟人。清初名画家。善画山水,时称画圣。康熙时尝绘《南巡图》及《长江万里图》,为清代杰出的艺术作
即鹿头关。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三十八里鹿头山上。《元和志》 卷31德阳县: 鹿头戍 “在县北三十八里”。《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剑南西山兵马使张朏以所部兵作乱,入成都,西川节度使张延赏
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四祖寺岩泉溪上。《清一统志·黄州府二》:灵涧桥“在黄梅县西三十里四祖寺前,上镌碧玉流三字,唐柳公权书”。为元至正十年(1350)建,为石砌单孔桥。崖壁有元、明、清诗文题刻。
①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元朔二年(前127)封城阳共王子吉为东莞侯,即此。东汉建安初为东莞郡治。西晋属东莞郡。东晋移治东莞郡故城(今沂水县东北城子)。南朝宋移今莒县。隋开皇初改为东安县
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后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明一统志》卷73叠溪所:中桥关“在所南十五里”。
在今江苏江阴市南马镇,南与无锡市接界。其东南之南旸歧村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故居,建有徐霞客纪念堂。在陕西省神木县东南部、黄河西岸。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马镇,人口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