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下石门山

下石门山

亦名石门山。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14融州:石门山“县北有下石门山”。《清一统志·柳州府》:石门山“在怀远县西北七十里……亦曰下石门”。


猜你喜欢

  • 胶东道

    1914年由原胶东道袭置,属山东省。治福山县烟台 (今山东烟台市)。辖境约当今山东广饶、淄博市东部、青州、临朐、安丘、诸城、五莲、日照以东地区。1925年撤销,分置莱胶、东海、淄青三道。1913年2月

  • 鸣泽

    在今河北涿州市西。《汉书·武帝纪》: 元封四年 (前107),“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注引服虔曰: “鸣泽,泽名也。皆在涿郡逎县北界也。” 《水经·圣水注》: 洛水 “上承鸣泽

  • 硰石

    在今山西娄烦县西北。《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西汉初,灌婴 “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硰石”。即此。在今山西省娄烦县西北。《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韩王信反,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史

  • 南村

    ①即今河北正定县东南二十里南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正定县图: 东南有南村。②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四里大沽河西岸之南村镇。民国 《平度县续志》 有南村。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平东县

  • 惠农渠

    清雍正四年 (1726) 修,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清乾隆 《宁夏府志》 卷8: “惠农渠,口初在宁夏县叶升堡俞家嘴,并汉渠而北,至平罗县西河堡归入西河,长二百里。” 渠东筑长堤以防黄河泛滥,渠西疏西

  • 猎山

    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四十里。《水经·济水注》:“玉水又西北径猎山东。” 即此。今讹作腊山。

  • 石桐水

    一名绵水、洪山水。在今山西介休市东。源于绵山,西北流入汾水。《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径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

  • 上高岩

    在今湖南花垣县东南九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上高岩“倚山临水,磴道陡险。永绥(今花垣县境)之粮旧皆在此贮仓”。清乾隆征苗时贮粮于此。

  • 泌州

    唐天祐三年 (906) 改唐州置,治所在泌阳县 (今河南唐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唐河、泌阳、方城、社旗、桐柏等县地。五代唐改为唐州。后晋复名泌州。后汉又改唐州。唐天祐三年(906年)改唐州置,治泌阳县

  • 武昌山

    在今湖北鄂州市南。《舆地纪胜》 卷81寿昌军: 武昌山 “在本 (武昌) 县南百九十里。高百丈,周八十里。旧云,孙权都鄂,易名武昌,取以武而昌,故因名山。《土俗编》 以为今县名疑因山以得之”。古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