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关镇

东关镇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四十五里。《清一统志·建宁府》:东关镇,“元皇庆中置东关寨,在瑞应场。明洪武二年改置巡司,在县东关里仰屯。永乐中迁于马鞍岭,嘉靖八年迁于铁岭,万历中又迁于峡桥,即今治也”。


(1)在山西省保德县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4.7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2.1 万。又名东沟,因位于旧城东的梅花口沟口,故名,后因扩至城东门脚下得名东关。自金代起为保德县治。1949年属保德县一区。1954年设东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地处黄河东南岸。产玉米、小麦、谷子、黍子、马铃薯及蔬菜,并产红枣、苹果、梨。有地毯、农机修理、采煤、炼焦、陶瓷、运输等企业。公路通河曲、五寨、忻州等地,水路通陕西佳县。古迹有保德古城、二郎庙。(2)在浙江省上虞市西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5000。宋置驿站,处绍兴城东,名东城驿,明改东关驿。民国初置镇。1954年归属上虞县,1958年属东关公社,1959年为东关镇,1992年长塘、长山乡并入。产稻、竹笋、茶叶、淡水鱼等。工业有机械、纺织、服装、化工、建材、仪器等。多河港、桥梁,具水乡城镇特色。商贸兴旺。萧甬铁路、杭温公路、上虞至三门汽车专用道经此。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杜亚泉、马一浮故乡,辟有竺可桢科技园。(3)在安徽省含山县南部。面积21.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1.3万。三国时吴据裕溪河东岸筑城称东关,以此为名。1949年置东关镇,1958年与铜闸合并为卫星公社。1971年改东关公社,1984年复置镇。裕溪河重要港口之一。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水泥、陶瓷业。淮南铁路合芜公路经此。古东关镇在镇西北裕溪河北岸。名胜有白石洞。(4)在福建省永春县东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1210。有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的长廊屋盖梁式桥东关桥,故名。1954年创办永春北硿华侨垦殖场。1960年扩大并改名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1998年改置东关镇。产粮食、茶叶、水果。县自来水厂设此。为县东南部商品集散地。有公路接三郊公路。


猜你喜欢

  • 郑六桥镇

    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郑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阳湖县图: 东北有郑六桥镇。

  • 北井县

    东汉末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北九十五里洋溪乡南宁河。《水经·江水注》:巫溪水“又径北井县西,东转历其县北,水南有盐井,井在县北,故县名北井”。后属固陵郡。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泰始五年(26

  • 石鉴县

    即石镜县。在今四川合川市。《宋史·地理志》 石照县:“魏石鑑县,乾德三年改。”鑑为镜之讹。

  • 乐东县

    1936年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1987年改设乐东黎族自治县。1988年划归海南省。旧县名。1936年析昌江、感恩两县各一部置,治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1987年底撤销,

  • 大旺安抚司

    明永乐五年(1407)改大旺宣抚司置,属散毛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三十二里旧司镇。清初改为大旺土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大旺宣抚司,永乐五年(1407年)降为安抚司,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南旧

  • 虚郎沟

    约在今四川西昌市境。明万历中,有安四儿者据此。《明史·李应祥传》: “土木安四儿者,居连昌城中,潜剽掠于外。至是知祸及,率党数百人走据虚郎沟”,为明军所获。

  • 雾露结山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 开化府》: 雾露结山 “苍峰插天,云雾沈濛”。

  • 谢谷水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42介休县: 谢谷水 “在县西南十里。源出谷南磨子沟,平地涌出,大小十数泉,流入谷中,灌十余邨田,至小宋曲北入汾”。

  • 天妃闸

    旧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旧县东。明万历六年(1578),河臣潘季驯移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泰山墩北,俗称天妃闸。因在天妃庙口,故名。清乾隆十年(1745)移建于县东草坝下北岸堤内,即今址。

  • 可渡堡

    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北可渡乡,临可渡河。《清一统志·曲靖府》:可渡堡“在宣威州北可渡桥,今设巡司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