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堡
明置,属抚顺千户所。即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明《辽东志》卷3:东州堡“官军五百二十六员名,奉集堡可屯兵,白隆山可按伏”。《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定辽中卫:东丹(州)堡“在司东百二十里,其相近者有白泽山”。后金天命三年(1618),癸卯,努尔哈赤统兵攻明,“令左四旗兵,取东州、马根单二处”。
即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明成化中置,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为努尔哈赤军攻克。
明置,属抚顺千户所。即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明《辽东志》卷3:东州堡“官军五百二十六员名,奉集堡可屯兵,白隆山可按伏”。《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定辽中卫:东丹(州)堡“在司东百二十里,其相近者有白泽山”。后金天命三年(1618),癸卯,努尔哈赤统兵攻明,“令左四旗兵,取东州、马根单二处”。
即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明成化中置,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为努尔哈赤军攻克。
在今湖北监利县北。《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 荆台 “在监利县西三十里土洲之南。《孔子家语》 云 ‘楚王游荆台。……’ 即此地也”。
①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西南山脚下。是八大处中第一处。旧称翠微寺。又称善应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清康熙十年(1671)重修。前殿为释迦殿,后殿为娘娘殿。寺后有两棵相传是元代种植的白皮龙爪
三国蜀汉改刚氐道置,属阴平郡。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三十里古城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阴平郡“刚氐县,涪水所出,有金银矿”。西晋废。
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方舆纪要》卷57延安府:牡丹山“在府城南四十里。多产牡丹,名曰花原头”。
即今贵州镇远县。《明史·贵州土司传》: “镇远,故为竖眼大田溪洞。”
即杨家会镇。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四十里江中沙洲上。《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大江“江面广阔,凡数十里,中有洲,曰杨夹沙镇”。又鹊尾洲“今江中有数洲,其大者为杨夹沙镇,或以为即古之鹊尾云”。
明末清初达斡尔族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精奇哩江(结雅河)上游支流乌尔堪河口南岸。清乾隆《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精奇哩江上源支流乌尔堪河口有乌尔堪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波雅尔科夫、哈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清一统志·廉州府》:那安江“在灵山县西一百里。源出古豆山,南流入钦州,为渔洪江”。
在今河南郏县东北十余里。《水经·汝水注》:蓝水“出阳翟县重岭山,东南流经纪氏城西。有层台,谓之纪氏台”。《续汉书》曰:“世祖车驾西征,盗贼群起,郏令冯鲂为贼延褒所攻力屈,上诣纪氏,群贼自降。即是处,在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新郑二市和中牟、原阳等县地。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武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