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平国

东平国

西汉甘露二年(前52)改大河郡置,治所在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以《禹贡》“东原底平”之义取名。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及汶上、东平等县地。西汉在此有铁官。东汉属兖州。西晋移治须昌县(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南朝宋改为东平郡。


西汉甘露二年(前52年)改大河郡置,治无盐县(今东平县东)。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宁、汶上、东平等市县地。三国魏移治寿张县(今梁山县东北)。西晋移治须昌县(今东平县西北)。南朝宋改为郡。产铁,西汉置铁官于此。


猜你喜欢

  • 得胜坡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观风海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时改为县佐。

  • 白城山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肃州》: 白城山,“石蹬曲折,有林泉之胜”。

  • 马鬃山

    ①亦名马骁山。在今四川江津市北隔江一里。《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江阳城“宋乾德五年移县治马鬃镇,即今治也。今县治北一里即马鬃山,镇盖因以名”。②亦作马踪山。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河咀簿刀岭,与云门山相

  • 瓮 (甕) 岔镇

    即今陕西华阴市西南瓮岔铺。清《乾隆内府舆图》: 华阴县西南有瓮岔镇。

  • 瓯宁县

    北宋治平三年 (1066) 分建安县置,与建安县同治建州城 (今福建建瓯市)。辖州治西北偏。熙宁三年 (1070) 废,元祐四年 (1089) 复置。宋时与建安县同为建宁府治。元为建宁路治。明、清为建

  • 存水

    即今云南宣威市东革香河。汉至南朝称存水。《水经》:“存水出犍为��䣕县。”

  • 曲州

    唐武德八年(625)改恭州置,治所在朱提县(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和鲁甸县地。天宝后地入南诏,徙置于今四川宜宾县安边西南七十里。唐末废。唐羁縻州。武德八年(625年)改恭州置,治朱提县

  • 南罗城

    即涉夜于城。在今内蒙古辽河上源西拉木伦河或老哈河流域。《资治通鉴》: 东晋建元二年(344),慕容皝伐宇文逸豆归,“逸豆归遣南罗大涉夜干将精兵逆战……慕容霸从旁邀击,遂斩涉夜干。宇文士卒见涉夜干死,不

  • 色拉寺

    在今西藏拉萨市北六里惹嘎拉山南麓。藏语意为“野玫瑰园”或“冰雹”。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却杰兴建,为前藏三大寺之一。存有金写藏文《大藏经》及旃檀木雕十六尊

  • 下江嘴

    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南一百里。《清一统志·大理府》:下江嘴“在浪穹县西南一百里。明洪武中置巡司。土官杨姓世袭。本朝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