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林寺

东林寺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麓。是我国佛教净土宗(莲宗)发源地。东晋名僧慧远创建,南朝宋谢灵运凿池种莲,号莲社。唐时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曾到此。初为律寺,宋改为禅寺。南宋绍兴间毁,明洪武六年(1373)重建。


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北麓。因位于西林寺之东得名。为著名高僧慧远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所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历朝达官显贵名流如东晋陶渊明,南北朝谢灵运,唐代李邕、孟浩然、李白、颜真卿、白居易,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岳飞、陆游等都曾临此,并留下了许多诗篇和碑刻。唐天宝九载(750年),鉴真法师曾到此驻锡,带去了净土宗经典,以后又将其传播于日本。寺从慧远开山以来,累经兴废,唐代大中年间进行过大规模重建,计有“殿厢塔室三百一十余间”。宋至清初继有修葺,至咸丰时遂衰,寺宇多圮毁。今东林寺为20世纪70年代重建。正殿神运宝殿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菩萨等塑像,左右两殿是五百罗汉堂。有十八高贤堂、三笑堂、聪明泉、石龙泉、白莲池、出木池等名胜古迹,并有晋石塑、唐经幢及唐、明、清文物碑刻。


猜你喜欢

  • 香柏城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北部孟养。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即今缅甸克钦邦孟养。南诏时属丽水节度使。

  • 吴江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吴江县置,属平江府。治所即今江苏吴江市。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吴江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吴江县置,治今江苏省吴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吴江市。属平江路。明洪武二年(

  • 大台支线

    自今北京市西郊门头沟经大台至板桥。长30.4公里。为平绥(今京包)铁路支线。日伪于1939—1940年修筑。

  • 后溪街

    即今浙江衢县西南三十四里后溪镇。清嘉庆《西安县志》卷9:城南有后溪街。

  • 宣和堡

    又名羚羊堡堡。明置,属宁夏后卫。即今宁夏中卫县东南宣和镇。后废。

  • 山南关

    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清一统志·甘州府》:山南关“在张掖县东北四十里人祖山口。明嘉靖二十七年,巡抚杨博置,关城四面凡二十丈有奇。城濠三面、凡三丈有奇”。

  • 混元河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三道河子,为阿什河支流。由头道、二道、三道、四道诸河总汇而成,故名。《清史稿·地理志》 双城府: “东: 阿什河自宾州缘界,合混元河。”

  • 宣江

    即今越南北部明江和锦江合流后由宣光至越池附近注入红河一段。《交趾总志》 卷1: “宣江在宣江州,上接宣化州,下通西鹤江。” 《明史· 张辅传》: “安南有东西二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为险。”

  • 小桑落墅

    即今山东阳信县东南四十里小桑乡。民国《阳信县志》有小桑落墅。东距大桑落墅十五里,故名。古地名。即今山东省阳信市东南小桑乡。与东南数里的大桑落墅总称桑落墅,元曾置巡检司于此。明初移于清河镇。

  • 伊犁九城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四十五年(1780)间在今新疆伊犁河北、塔勒奇山以南地区所建九城的合称。即惠远城(今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惠宁城(地名巴彦岱,今伊宁市西北巴彦岱乡)、绥定城(地名乌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