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安徽青阳县北二十里童埠镇。《清一统志·池州府二》 “吴潭镇” 条下: “又铜埠镇在县北二十里。”
南朝梁置,属泾州。治所在沛县 (今安徽天长市西北石梁镇)。陈改为沛郡。
唐武德五年 (622) 析信义县置,属南扶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北。贞观八年 (625) 属窦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入信宜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东省信宜市西北。属窦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大通三年(531)改为临水县。
从今北京市西南周口店起,西北至长沟峪。长约5公里。1915年建成。
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三十里王渡镇。《方舆纪要》卷68苍溪县:大获山在“县东三十里。有大小二峰,小峰上有一石井,出泉不竭;大峰上有池,广数亩,谓之天池。宋江环绕其下,石城四周,即宋余玠所筑,以护蜀口者”。南
或作建宁郡。南朝宋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 (464) 改为建宁左县。南齐复置建宁左郡,属司州。东魏改为北建宁郡。北周改为建宁郡。隋开皇初废。
一作峡石县。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崤县置,属陕州。治所在硖石坞 (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入陕县。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改崤县置,治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石门,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北部、黄河东岸、长城南侧,邻接内蒙古自治区。属忻州市。面积1685平方千米。人口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