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淮

两淮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

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其盐产量和行销地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1)地区名。(1)宋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宋史·食货志·农田》:绍兴二十年(1150年)诏“两淮沃壤宜谷,置力田科,募民就耕,以广官庄”。(2)泛指江苏、安徽二省淮河南北广大地区。(2)盐政区域名,又称两淮盐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始置两淮运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两淮盐行销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一部分地区。明正统中,贵州亦食淮盐。在清末以前,“两淮”盐产量的丰富、行销地的广大,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猜你喜欢

  • 章龙州

    元置,属定远府。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二十里。明初废。元置,治章龙县(今贵州惠水县东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初废。

  • 思立砦

    北宋置,属龙水县 (后改宜山县,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熙宁八年 (1075) 并入龙水县。

  • 方山坪

    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岩口乡内。清道光《巴州志》卷1:方山“在州东三百二十里。山顶平旷,四面岩壁险峻。嘉庆元年十二月(白莲)教‘匪’罗其清踞方山坪作乱,事平改名永安坪”。

  • 铁鞭城

    即今陕西吴旗县西铁边城镇。宋郑樵《通志·地理略》: 铁鞭城 “宋时所筑,为榆林之次险”。

  • 万安砦

    ①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晋江县:万安砦“在府东北洛阳桥傍,与惠安县分界处。(明)嘉靖中置”。②北宋崇宁四年(1105)置,属平州。治所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富禄乡梅林村。明于此

  • 金牌寨

    一名金门港、金牌门。明嘉靖间置,以备倭,属闽县。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琅岐岛上。清康熙时修葺并建炮台,与对岸长门 (今属连江县) 皆为闽江口要塞。又称金门港、金牌门。明嘉靖年间置,以备抗倭。在今福建省福州

  • 建溪驿

    在今福建建阳市南。《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建溪驿 “在县南。水驿也。宋置。政和中,迁于县西,改为东阳驿。元因之。明朝洪武二年,复迁于此,改今名”。

  • 束州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城县西南。东汉属河间国。西晋移治今河间市东。北魏孝昌二年(526)复还汉旧城,属章武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河间市东北。属勃海郡。西晋徙

  • 天村山

    在今广西融安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天村山“在古县西南一百里。山上有水,人耕田如在天上,故名”。《方舆纪要》卷107永宁州:天村山“在州西南一百里。岭有田,居民耕种成村”。

  • 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明末,蒙古喀喇沁部、(东) 土默特部归附后金,喀喇沁部先后编为三旗,土默特部编为二旗,合为一盟,会盟地定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 (在今辽宁北票市境),故名。隶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