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英墟
又作两鹰墟。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六十里两英镇。清光绪《潮阳县志》卷4:乌鸦墟在“县西六十里黄陇都,俗称两鹰墟”。
又作两鹰墟。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六十里两英镇。清光绪《潮阳县志》卷4:乌鸦墟在“县西六十里黄陇都,俗称两鹰墟”。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安平县西南南王庄乡(角丘)。东汉废。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明置巡司于此。(1)在山东省龙口市中部。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江,人口 4000。明成化年间,江姓兄弟迁来居住,取名江哥庄;后演变为江格庄。清末,
俗称北竿山。又名北干山、竹竿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干山 “昔时土宜美箭,因名”。
北宋康定二年 (1041) 分陕西路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治所在庆州 (后升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长武、武功、旬邑、礼泉等县间地和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以东地区。元丰中及宣和后均曾置转运使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西。《方舆纪要》 卷79南漳县: 猫儿关在 “县西四十里”。②即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龙口河畔猫儿观。《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猫儿关 “在县北百里。山路险峻,可达郧、襄”。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二十五里职田镇。汉属右扶风。西晋改名邠邑县。②1914年改三水县置,属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旬邑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为旬邑县。古旧县名。秦置,治今
即今湖北襄阳县北泰山庙乡。明嘉靖十九年 (1540) 移油坊滩巡司于此。清设把总驻防。
清雍正三年(1725)改平虏卫置,属朔平府。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北平鲁城镇。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1958年撤销,1961年复置平鲁
即今四川彭州市东九尺镇。清光绪《彭县志》卷2:九尺铺“在南街仁凤里,距县东二十里,东南距濛阳场、竹瓦街俱二十里。雍正中设。由场东北出二里为新九尺铺,南出二里为老街子,今并废”。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5西秦录: 乞伏国仁五世祖有祐鄰者,“晋泰始初率户五万迁于夏缘,部众稍盛,鲜卑鹿结七万余落,屯于高平川”。《水经·河水注》: 高平川 “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