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路
元天历二年(1329)置,属河南江北行省。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约当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以南、石首市以北、监利县以西、枝江县以东地。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为荆州府。
元天历二年(1329年)改江陵路置,治江陵县(今荆州市)。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以西,荆州市以南,石首市以北,枝江市、松滋市以东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置荆州府。
元天历二年(1329)置,属河南江北行省。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约当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以南、石首市以北、监利县以西、枝江县以东地。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为荆州府。
元天历二年(1329年)改江陵路置,治江陵县(今荆州市)。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以西,荆州市以南,石首市以北,枝江市、松滋市以东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置荆州府。
即烈洲。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晋书·桓温传》: 东晋兴宁三年 (365),“简文帝时辅政,会温于洌洲,议征讨事”。又 《刘牢之传》: 元兴初 (402),司马元显以刘牢之讨桓温,刘牢之 “不得已
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晋书·吐谷浑传》: “洛干十岁便自称世子,年十六嗣立,率所部数千家奔归莫何川,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 “莫何川,在西顷山东北。”
①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北曹村镇。旧属萧县。清同治 《徐州府志》 萧县境图: 东南有曹家村圩,为往来要冲。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十五里。即明之曹得墓。《清一统志·济南府三》: “得本山西怀仁县人,永乐中以都督
即今陕西志丹县城。《宋史·夏国传上》:庆历四年 (1044),元昊请以 “栲栳、镰刀、南安、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汉所居,乞画中为界,于内听筑城堡”。《方舆纪要》 卷57保安县 “镰刀砦” 条谓“栲栳即今
一名凤凰山。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凤凰山“一名北甘山。……《倦游录》云:南恩州北甘山,壁立千仞,有瀑水飞下,猿狖不能至。凤凰巢其上,彼人呼为凤凰山”。
1942年由临河县析置,属绥远省。治所在永安堡 (今内蒙古临河市北狼山镇)。1944年改为狼山县。1942年由临河县北部析置,治永安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1944年升县,隶绥远省。
明置,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 黄茅关山 “昔置关于此,并置巡司。今皆废”。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十二里小坪。初名小浦,清中叶改为小坪村。京广铁路经此。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即今河南偃师市。《元和志》 卷5: “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名焉。” 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洛州。治所在今偃师市东南五里老城。大业初属河南郡。唐属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与江西黎川县接界。《清一统志·邵武府》:杉关“在光泽县西北七十里杉岭上,西去江西建昌府一百二十里,为江闽往来之通道。相传唐广明元年置,元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兵陷杉关,侵福建。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