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坝镇

中坝镇

即今四川江油市。清雍正七年(1729)于此置巡司。商贾辐辏,为药材集散地。1951年迁江油县治此。


(1)在广东省紫金县东北部。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坝圩,人口1570。因驻地在中坝盆地中央,故名。建国初属紫金县第二区。1958年置中坝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镇。地处梅江、东江间山地丘陵区,中间是小盆地。主产稻、木材、茶叶、柑橘。麓子嶂细叶绿茶著名。有钽铌、铅、锌、钨、铜、水晶等矿。有木器、加工、陶瓷、钟表等厂。惠水、华中公路交会于此。(2)在四川省江油市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9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坝,人口5.5万。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场。因地形如船,两面皆水,寓“水中平坝”之意得名。嘉庆五年(1800年)设巡检司。1932年置中坝镇。1950年为江油县第三区,1954年更名为城关区。1955年置城关镇,1959年为城郊区,1961年复为城关镇。1981年更为中坝镇。1988年起为江油市治。为农贸物资集散地,曾为四川“四大镇”之一。有机械、发电、化肥、水泥、大理石板材、石灰等厂。中坝酱油、中坝附片著名。宝成铁路及川陕、绵江平公路经此。有红军纪念碑、李白纪念馆及太白公园等名胜。(3)在贵州省石阡县中部、十万屯山南麓。面积75.3平方千米。人口1.7万。清名直峤,因处石阡河上游河东、河西两坝子中间,后改今名。1949年置中魁乡。1953年置中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中魁乡。1992年建镇。石阡河及其支流包溪河流经。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是县内重要农贸集市。石镇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锦川堡

    清改锦川营堡置,属宁远州。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六十五里六股河东岸。《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杨安堡” 条下: “黑庄窝堡又十五里有锦川堡,又五里有刘彦章堡。”

  • 牵水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水经·赣水注》: “牵水西出宜春县,牵水又东径吴平县,牵水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称也。” 《清一统志·袁州府》: 袁江“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 真丘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大业三年 (607) 改为真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大业初改名真阳县。

  • 合江

    在今四川泸州市东,沱江注入长江处。《清一统志·泸州》:大江“三十里至州东北合沱江,名曰合江”。

  • 赤石县

    西魏置,属淯阳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北。北周废入黄土县。

  • 桑隧

    又名桑里。春秋蔡邑。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古邑名。春秋蔡邑。在今河

  • 下清宫

    又名青牛观。在今河南洛阳市北五里上清宫南邙山坡下。清乾隆二年(1737)邑人马一鸿、李永吉修。为一座青砖庙院。

  • 平里店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三十五里平里店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莱州府掖县东有平里店。民国《四续掖县志》卷1作平里镇。

  • 小院寺

    即今四川资阳市南八十里小院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资阳县:永兴场“即小院寺,去县七十里”。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小院寺“一名永兴场。今场以寺名……原名朱家场。旧址距现场五里。清乾隆时移兹”。

  • 宁羌砦

    在今陕西定边县南。《宋史·地理志》 庆阳府:宁羌砦“地本萌门三岔,元符元年建筑,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