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市
即今湖南湘潭县南中路铺。《清一统志·长沙府二》“涂田市”条下:“中路市在(湘潭)县西七十里。”
即今湖南湘潭县南中路铺。《清一统志·长沙府二》“涂田市”条下:“中路市在(湘潭)县西七十里。”
即今云南绥江县。旧为永善县境,有县丞驻此。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于此置靖江县。1914年改名绥江县。
又名破楚门。春秋阖闾时吴国都城门名。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西北门。《吴越春秋》 卷4:“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因复名之破楚门。”旧时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市
原名旧堂。即今内蒙古凉城县北厢黄地乡。清末,外国传教士先后在此建两座天主教堂,先建者称旧堂。1964年改名厢黄地。
即今福建浦城县东富岭镇。清时县丞驻此。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云谷山上。南宋乾道中理学家朱熹在谷傍筑草堂,读书于此。《方舆胜览》卷11建宁府:云谷“地高气寒,又多烈风,飞云所沾,器用、衣巾皆湿如沐”,故名。
晋为石塔寺,北魏改名宝光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洛阳伽蓝记》 卷4: “在西阳门外御道北。有三层浮图一所,以石为基,形制甚古,画工雕刻。”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城北,距成都19千米。相传始建
一作翰栋店。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寒冻镇。民国 《重修正阳县志》 卷1: “寒冻店,城东北六十里。有集。”
北宋置,属沙县。即今福建沙县东南龙泉。《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沙县及《宋史·地理志》 南剑州沙县,皆有龙泉银场。在今福建省沙县东南。北宋属沙县。
古国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左传》:昭公十六年(前526),齐侯伐徐,徐人行成,“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高平昌邑县东南有甲父亭。”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永登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