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陵县

中陵县

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城镇北。东汉属定襄郡,建安末年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西北。属雁门郡。东汉建安末废。


猜你喜欢

  • 兀者托温千户所

    又作海西兀者讨温千户所、兀者屯河千户所。明永乐二年(1404)置, 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南汤旺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流域。属奴儿干都

  • 阳朔县

    隋开皇十年(590)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二十五里官厅。《元和志》卷37阳朔县:“取阳朔山为名。”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初属桂州,元和、宝历间移治今阳朔县。南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属桂

  • 龙州

    ①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治所在龙城县(今广西柳城县南凤山镇南丹村)。《舆地纪胜》卷112柳州引张维《广西郡邑志》云:“八龙见于江,乃即江南置龙州及龙城县。”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

  • 忻城县

    唐贞观中置,为芝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天宝初为忻城郡治,乾元初复为芝州治。北宋属宜州。南宋属庆远府。元属庆远路。明弘治间降为忻城土县,属庆远府。1928年复改忻城县,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 河西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西二十二里河西镇。二十六年(1289) 降为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通海县西北。属临安路。至元二十六年降为县。

  • 砚石山

    即今江苏苏州城西南三十里灵岩山。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砚石山 “其山出石,可以为砚,盖砚石之名不虚也”。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15引 《越绝书》 云: “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见“

  • 水阳江

    即今安徽南部青弋江支流水阳江。《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水阳镇“南唐始曰水阳渡”。以经水阳镇, 因谓之水阳江。长江南岸支流。亦说为青弋江支流。在安徽省东南部。上源西津河源于绩溪县北部,北流至宁国市附近

  • 泥姑砦

    北宋置,属沧州清池县。在今天津市东南东西泥沽村一带。政和三年 (1113) 改名河平砦。

  • 双泉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24琼州:双泉“昔东坡寓东坡台及双泉,亦久后绍兴间李光琼州安置居双泉,九年再贬昌化军,有诗曰:曾是双泉旧主人。盖双泉有两井,相去咫尺,而味异,号双井”。

  • 海安坝

    在今江苏海安县。《明史·常遇春传》:“从徐达克泰州,败 (张) 士诚援兵,督水军壁海安坝以遏之。” 《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海安坝 “在泰州东海安县北。有东、中、西三坝,限河水不南入运盐河,以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