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潭县

临潭县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汛潭县置,属洮州。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大业三年 (607) 属临洮郡。唐属洮州,贞观五年 (631) 移治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八年移洮州理于此。广德元年 (763)后陷于吐蕃。

②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洮州。治所在故洮阳城 (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水南岸)。八年移洮州治此。广德后陷于吐蕃。

③1913年改洮州厅置,属甘肃兰山道。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乡。1927年直属甘肃省。1953年移治今临潭县 (旧城)。


在甘肃省南部、洮河上游。属甘南藏族自治州。面积1557平方千米。人口15.2万,有汉、回、藏等民族。辖1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周置美相县,为洮州治。唐贞观五年(631年)改为临潭县。宝应元年(762年)又被吐蕃占据。宋仍置洮州,治今城关镇。元移今新城。明为洮州卫。清为洮州厅。1913年改为临潭县,属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岷县专区,1950年改属临夏专区。1953年县治迁旧城(今城关镇)。1953年属甘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南高原东北部,洮河及支流羊沙河、冶木河流经。属中温带湿润气候。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产马、牛、羊及皮毛等。农产青稞、小麦及油菜籽,并产当归、党参、大黄、红(黄)芪等药材。矿产有铁、锑、铝土、铜等。工业有农机、电力、水泥等。岷合公路经境。北部边境莲花山风景秀丽,每年农历六月初有花儿盛会。


猜你喜欢

  • 鄂伦春部

    亦作鄂尔吞、俄伦春、俄尔吞、俄乐春、俄罗春。清初亦称使鹿部、使马部。明末清初,分布于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 (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 以南地区,与达呼尔、鄂温克同被称为索伦部。17世纪中叶,因沙皇俄国入

  • 峨公固

    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南峨公山。《宋书·萧思话传》: 元嘉十年 (433) 三月,“ (萧) 承之率众军进据峨公固”。即此。

  • 宁海城

    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明天启二年(1622)设龙武营于此。后亦称南海口关。清初设守备于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设把总驻守。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南海。明天启二年(1622年)设

  • 塔尔齐山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0: 塔尔齐山 “其上多铁。有水焉,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

  • 黄栌城

    一作黄芦城。北周置,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唐杜佑 《通典》 卷177河南府永宁县: “后周置黄栌、同轨、永昌三城以备齐。”北周置,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

  • 同州宫

    在今陕西大荔县城内。《清一统志·同州府》 引《旧志》称:“西魏太师宇文泰故居。泰以同州扼关河之险,既专政,犹恒居此。闵帝受魏禅,谓之同州宫。明帝有《幸同州故宫》诗。大象二年,改名天成宫。”在今陕西省大

  • 冠豸山

    旧称东田石。又名莲峰山。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六里。山腰半山亭西岩壁上有元马周卿刻 “冠豸” 二字。旧称东田石。在福建省连城县城东侧。因山上有巨石屹立如古法官帽獬豸冠得名。又由于形似莲花,称莲花山。主峰五老

  • 福海寺

    一名新寺。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四十里。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第七章: 福海寺 “为察罕诺门汗所建,喇嘛约百余人,无定额,不给衣单口粮。绕寺而居者皆番民,约三百余户”。

  • 白石村

    即今福建长汀县治汀州镇。唐大历四年(769)汀州及长汀县自东坊口(今长汀县东北东街)徙治于此。

  • 兴义县

    清嘉庆三年(1798)置,属兴义府。治所即今兴义市。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7年改设兴义市。古旧县名。清嘉庆三年(1798年)废普安州判置,治今贵州省兴义市黄草坝镇。属兴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