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烝县
一作临蒸县。三国吴置,属衡阳郡。治所即今湖南衡阳市。东晋为湘东郡治。隋改为衡阳县。
古县名。又作临承县或临蒸县。东汉建安中分酃、烝阳两县置,治今湖南省衡阳市。属衡阳郡。以临烝水得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衡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临烝县,开元二十年(732年)又改为衡阳县。三国吴属衡阳郡,东晋、南朝为湘东郡治。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住临烝”(《三国 志· 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即此。
一作临蒸县。三国吴置,属衡阳郡。治所即今湖南衡阳市。东晋为湘东郡治。隋改为衡阳县。
古县名。又作临承县或临蒸县。东汉建安中分酃、烝阳两县置,治今湖南省衡阳市。属衡阳郡。以临烝水得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衡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临烝县,开元二十年(732年)又改为衡阳县。三国吴属衡阳郡,东晋、南朝为湘东郡治。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住临烝”(《三国 志· 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即此。
即今山西盂县东牛村镇。《清一统志·平定州》:牛村寨“在盂县东二十里。有市聚。通直隶正定府井陉、平山二县界”。
在今云南昌宁县南部。《清 一统志· 永昌府》: 黑泉 “在湾甸土州。泉色如黝漆,涨时飞鸟过之即坠,人犯之立毙”。集镇名。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部、黑河西岸。黑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60。明代设黑泉驿
北宋时藏族地方政权辖地。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藏族吐蕃王朝(约629—842)极盛时号称大蕃,吐蕃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的一支领有其地,因称小蕃。公元10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
即今四川威远县境之威远河。民国 《荣县志》 卷5: “旭川流百里至公井合威远之水,由富顺入雒水。”
东汉改承阳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三国吴改为烝阳县。东汉时升承阳县置,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南。属零陵郡。三国吴时复降为县。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上: “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之墓。” 明亡,崇祯皇帝朱由检及周皇后自缢,亦葬于田贵妃墓内。清改称思陵。
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北五十里萝岗镇。明宣德中于此建铺百余,清于此设萝岗营汛。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五十里高家港。《汉书·地理志》齐郡巨定县:“马车渎水首受巨定,东北至琅槐入海。”《水经·淄水注》:巨淀“北为马车渎,北合淄水,又北时渑之水注之”。《方舆纪要》卷35谓马车渎亦谓之马常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林田山砦 “在府西。瑶寨也”。
即今新疆乌恰县西康素镇。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冲巴噶什部辖境中有“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