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寨县

丹寨县

1941年由丹江、八寨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在原八寨县城(今贵州丹寨县)。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上游。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940平方千米。人口15.5万。辖3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明天坝长官司(治天坝)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废天坝长官司,雍正六年(1728年)置八寨厅,治今志八寨。乾隆十二年(1747年)徙厅治于龙井铺(今县城)。1913年废厅,改置八寨县,属黔中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撤丹江县,其西部地并入八寨县,丹江、八寨各取一字,改名丹寨县。1949年属独山专区。1952年丹寨县改设丹寨县苗族自治区,属都匀专区。1955年改置丹寨苗族自治县。1956年撤自治县复置丹寨县,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凯里县,1962年析出复置。地处黔东低山丘陵西南部与黔南山地东部交界地带,雷公山支脉延伸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29%,为省内林业县之一,主产松、杉。农产以稻、小麦、玉米、油菜籽、马铃薯、烤烟为主,并产茶叶、油桐、油茶、五倍子、杜仲、木耳、山苍子、魔芋等。矿产有金、汞、铅、锌、磷、煤、铁、铜、重晶石、石灰石、白云石、硅矿石等。工业有省属金汞矿和县办酿酒、农机、印刷、粮油加工、陶瓷、铅锌选矿、冶炼、金属镁等厂。民族蜡染工艺精湛,被称为“蜡染之乡”。汞矿开采历史悠久,为省朱砂、水银重要产地。特产白皮纸。隆三、都丹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金瓜洞、摆泥石龙、打鼓井、夹岩风光、鼓楼坡、番瓮苗寨、飞水岩瀑布、石桥白皮纸作坊、龙洞碑刻等。


猜你喜欢

  • 淡洋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塔米昂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淡洋 “港口通官场有百余里,洋其外海也。内有大溪之水,源二千余里,奔流冲合于海。其海面一流之水清淡,舶人经过,往往乏水,则必由此汲之,故名

  • 下冻墟

    即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旧为上下冻土州。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龙州图:西北有上、下冻。把总驻下冻。

  • 怀县

    秦置,为河内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土城村附近。东魏属武德郡。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怀州。贞观元年(627)废入武陟县。古县名。本战国魏怀邑。秦置县,治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为河内郡

  • 开平县

    清顺治五年(1648)析思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属肇庆府。治开平屯(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以开平屯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今开平市西赤坎镇,1952年移治今开

  • 徙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徙国内属置,属沈黎郡。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后属蜀郡。东汉延光元年 (122) 属蜀郡属国都尉。三国蜀汉属汉嘉郡。西晋改为徙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

  • 归信县

    北宋太平天国元年(976)改归义县置,为雄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雄县。《资治通鉴》: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宋白曰,“归义县,宋朝避太宗潜藩旧名,改为归信县”。明洪武初省入雄州。古县名。北宋太平兴国

  • 苏农州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北境。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苏农部置,属定襄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 台子高遗址

    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十里台子高村南。为龙山文化遗址。东西长64米,南北宽56米,高2米,文化层厚6米。1976年和1978年曾经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00余件,主要有圆盘足、灰陶罐、石刀、蚌镰等,对研究鲁西

  • 南河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东南古城镇。大历八年 (773) 改属顺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东南古城镇。属

  • 黄烟洞

    在今山西黎城县北。1941年11月,日本侵略军四千余人围攻黎城县北黄烟洞八路军修械所。八路军一二九师特务团和该所职工千余人,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 “黄烟洞保护战”。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凭借山险,以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