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义川县

义川县

①西魏大统三年(537)置,为义川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北周改名丹阳县。隋开皇初复名义川县,为丹州治。大业初属延安郡。唐永徽二年(651)移治赤石川(即今宜川县),为丹州治。天宝元年(742)为咸宁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丹州治。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川县。

②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炎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或黑水县地。后废。

③北宋初改汊川县置,属安州。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北二十六里刘家隔镇。太平兴国二年(977)改名汉川县。


古县名。(1)西魏大统三年(537年)置,治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北。为义川郡治。北周改丹阳县。先后为丹州、丹阳郡治。隋开皇初复旧名,属延州(后改延安郡)。义宁元年(617年)于义川县置丹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丹州,永徽中移治今宜川县,为丹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宜川县。(2)北宋初改川县置,治今湖北省汉川市北。属汉阳军。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名汉川县。


猜你喜欢

  • 阳武

    战国邑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战国策·秦策三》:“赵且与秦伐齐,齐惧,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即此。秦置阳武县。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赵与秦伐齐,齐惧,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即此。秦置县。

  • 唐牦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 载: 悉补野部落始祖聂墀赞普为 “蕃地区六牦牛部首领”。《后汉书·西羌传》 载: “发羌、唐牦等绝远,未尝往来。” 唐牦当为六牦牛部之一,故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

  • 榜葛剌国

    亦作鹏茄罗 (啰) 国、明呀喇。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一带。《明史·外国传七》:“榜葛刺,即汉身毒国,东汉曰天竺。……榜葛剌则东印度也。自苏门答剌顺风二十昼夜可至。永乐六年,其王霭牙思丁遣使来朝,

  • 刁家庄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刁镇。清光绪《章丘县乡土志》有刁家庄。1946年后称刁镇。

  • 蒙舍州

    唐武则天时在蒙舍诏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十四里古城村。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部地。开元二年(714) 迁治今县西北三十四里圩城遗址。 天宝后废。唐羁縻州。武

  • 琐侯亭

    即春秋郑琐邑。在今河南新郑市北。《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菀陵县: “有琐侯亭。”

  • 庐山别墅建筑群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牯岭一带地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英国牧师李德立租借牯岭长冲东谷辟为避暑胜地,为期九十九年,成立牯岭开发公司,大兴土木,兴建别墅。尔后英、美、俄、德、挪威等国陆续建造别墅。时

  • 驮桃溪

    在今广西上思县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驮桃溪在“县北二十里。一名驮白溪。源出东香山……下流皆入明江”。

  • 唐安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蜀州置,治所在晋原县 (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蜀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蜀州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乾元元年(758年

  • 旗鼓山

    在今安徽宁国县北。《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旗鼓山 “在县北十五里。左旗、右鼓二山并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