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城县

乐城县

①三国蜀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西油溪镇,一说在重庆市东北洛碛镇。延熙十七年(254)废入江州县。

②三国魏改乐成县置,为河间郡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西晋为河间国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献县西南一里,仍属河间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广城县。

③三国蜀汉改成固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湑水西岸。西晋复名成固县。

④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隋属信安郡。唐属康州,天宝元年(742)改名悦城县。

⑤唐武德五年(622)分彭泽县置,属浩州。治所在今江西彭泽县南。八年(625)省入彭泽县。《寰宇记》卷111江州彭泽县:废乐城县城“在县南三十九里。县城傍山为之,南北高险,东西平下”。《清一统志·九江府一》:乐城废县“按,《县志》又谓在今(彭泽)县东五十里陶王山北,未知何据”?

⑥即乐成县。治今浙江乐清市。唐杜佑《通典》、《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俱作“乐城”。


古县名。(1)东汉末置,治今重庆市东北洛碛镇。属巴郡。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废。(2)晋改乐成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东南。为河间郡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徙治今献县,属河间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广城县。(3)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属晋康郡。隋属信安郡。唐初属端州,后改属康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悦城县。(4)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江西省彭泽县南。属浩州。八年废入彭泽县。(5)即“乐成县(3)”。


猜你喜欢

  • 木级坡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木级坡在“县南五里。两木交生,如阶级然。夷苗恒出没于此,为戍守要地”。

  • 至德县

    ①唐至德二年(757)置,属江州。治所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梅城镇。《元和志》卷28至德县:“因年号为名。”乾元元年(758)改属饶州。永泰二年(766)割属池州。五代杨吴顺义初改为建德县。②1932年改秋

  • 半截山

    在今吉林梅河口市山城镇东南二十四里柳河左岸。有金女真摩岩石刻。东侧竖刻女真字约二十三字,汉字“大金太祖大破辽军于节山息马立石”。西侧石刻记述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在番安几必罕设立谋安事,系大定七年

  • 峰山湖

    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22邳州睢宁县: 峰山湖在 “县东北四十里。周十二里。万历中,河臣潘季驯筑双沟遥堤,恐河涨直至峰山湖,分流旁决,因筑羊山横堤以备之”。

  • 殷繁水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魏书·太宗纪》: 泰常元年 (416),“大狝于牛川,登釜山,临殷繁水而南”。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魏书·太宗纪》:泰常元年(416

  • 北舞阳县

    北魏皇兴元年(467)改定陵县置,属襄城郡。治所即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永安中,为广州定陵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北舞县。古县名。北魏皇兴元年(467年)改定陵县置,治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属襄城

  • 小姓寨长官司

    明末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小姓乡。《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小姓寨土百户“其先郁从文,于明末归附,授长官司职衔印信,管束番众。顺治年间,将明时印信号纸呈缴”。清改为小姓寨土百户。

  • 褚氏聚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续汉书 ·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 “有褚氏聚”。即此。

  • 新安县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义马市西石河村。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升为新安郡。十九年 (495) 仍降为新安县,属河南郡。东魏天平元年 (534) 为新安郡治。北周

  • 松潘宣抚司

    即松潘叠宕威茂州宣抚司的简称。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松州 (今四川松潘县)。后移治茂州汶川县 (今四川汶川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岷江上游地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