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乔司镇

乔司镇

即今浙江余杭市南乔司镇。原名汤村镇。清初迁盐课司于此。镇西北有戊寅公墓,俗名千人坑,为1938年日本侵略军屠杀乔司平民之罪证。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南部、钱塘江北岸。面积30.1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乔司,人口 8000。宋称汤村镇,明陷于海。清初迁盐课司于此,取乔迁盐司之意,故名乔司镇。1956年为乔司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复置镇。产稻、络麻、棉花、西瓜。有机电、建材、化工、塑料、电器、服装等厂。为区东南重要集镇,商贸兴盛。杭沪公路与杭临公路于此交会,沪杭高速公路经此。镇西北戊寅公墓,俗名千人坑,为1938年日军屠杀乔司平民之血证。


猜你喜欢

  • 棠下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清道光 《新会县志》 卷4: “墟市” 有棠下墟。

  • 东河阳郡

    南朝宋改河阳郡置,属宁州。治所在东河阳县(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洱海东岸大成村)。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海东南岸一带。南朝梁末废。东晋成帝析河阳郡西部置西河阳郡,遂改河阳郡为东河阳郡,治东河阳县(今大理市

  • 符阳县

    北魏正始中置,为其章郡治。初寄治梁州(今陕西汉中市)。北周天和五年 (570),移郡县于通江县北七十里涪阳镇。《方舆纪要》 卷68通江县: 符阳废县 “以在符水之阳而名”。隋属清化郡。唐属集州,天宝元

  • 凌山驿

    明置,在今广西扶绥县城西。《方舆纪要》卷110新宁州: 凌山驿 “在州西。旧在宣化县西五十里。万历三年改属州,移于州治南,复徙治于西门外”。

  • 铅山县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铅山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永平镇。《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铅山 “南唐升元二年置铅场,保大中改立铅山县皆以山名也”。南宋绍定中,迁治今铅山县永平镇北。元至元二

  • 马邑县

    ①秦置,属雁门郡。治所即今山西朔州市。东汉末废。西晋复置,永嘉五年(311)又废。②唐武德四年(621)置,为尹州治。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东北十二里马厂。天宝后废。③唐开元五年(717)置,属朔州。治所

  • 仙人塔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大塘镇新塘村蛇岭。建于北宋,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现存六层。

  • 刘知远墓

    即五代汉高祖睿陵。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六十里柏村西。刘知远(895—948),沙陀部人。后晋时为河东节度使,开运四年(946)契丹灭后晋,他在太原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墓冢高10米。冢前

  • 南宋

    北宋靖康二年 (1127),徽、钦二帝为金兵所虏,赵构即位于南京 (今河南商丘市),是为南宋高宗。绍兴八年 (1138)正式定都临安府 (今浙江杭州市),称行在所。辖境当今淮河—秦岭—大散关—线以南、

  • 亭旁镇

    清置,属宁海县。即今浙江三门县南二十里亭旁镇。在浙江省三门县西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亭旁,人口7700。传地有管溪山、鹤山,两山如亭,民居其旁,故名。自古为台州重镇。清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