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行溪
即二赞行溪。今台湾省台南、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源出高雄县北旗山附近丘陵间,西南流至台南、高雄二县界上,西流入海。郑氏治台期间,为承天府与南路联系必经之地。
即二赞行溪。今台湾省台南、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源出高雄县北旗山附近丘陵间,西南流至台南、高雄二县界上,西流入海。郑氏治台期间,为承天府与南路联系必经之地。
①北宋雍熙四年 (987) 改下博县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明洪武三年 (1370) 废。②元大德九年 (1305) 置,为静安路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古
1945年6月由东满总省改置,驻牡丹江市(今黑龙江牡丹江市)。辖牡丹江、东安二省。同年8月废。
即今辽宁建昌县治。 清置巡司于此。1931年于此置凌南县。1949年改为建昌县。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明末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属辽东都司。后废。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亦作俞。《汉书· 沟洫志》: 武帝元光中,“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东汉属清河国。三国魏属清河郡。西晋又属清河国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水井堡在“府南二十里。有土城,周一里”。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7保安县: “唐毛山在县西北,近榆林之宁塞营。近代官军败贼于此。”
亦名夏阳。春秋虢邑,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左传》:僖公二年(前658),“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古邑名。又作夏阳。春秋虢国(北虢)都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春秋》僖公二年(前65
①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三十里。与天柱、大泽山相接。《寰宇记》 卷20胶水县: 嵖岈山 “其山形势嵖岈,因名”。②又名嵯峨山、莲花山、玲珑山。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新唐书·李愬传》: 愬讨吴元济,“拔
湖南省岳阳市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