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泉山

云泉山

又名赐儿山。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三里。清《畿辅通志》卷65:云泉山“上有寺,一名赐儿山。《县志》案: 山以寺得名, 赐应作夺。国朝杨国声《云泉山记略》:张家口城倚乱山之麓,其西北一峰,峻嶒秀拔者为云泉山,云气僾逮,四时不绝,薰蒸酝酿,甘泉出焉, 山之所由名也”。


猜你喜欢

  • 三都墟市

    即今江西泰和县西北螺溪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泰和县西北有三都圩。

  • 卢北郡

    西魏置,治所在曲水县(今甘肃文县西)。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曲水县(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南岸)。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文县,四川省松潘、平武等县地。后废。

  • 克蚌河

    今内蒙古多伦县北黑风河(蛇皮河)。清乾隆《口北三厅志》卷2:克蚌河“在上都牧场东北。亦名克衣绷河。南流入上都河”。

  • 邪米思干

    即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河至邪米思干大城之北。”即此。即“寻思干”。

  • 盛唐郡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同安郡置,治所在怀宁县 (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天柱山、三官山以南,长江以北地区。乾元元年 (758) 改为舒州。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郡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

  • 严墓镇

    即今江苏吴江市南八十里铜罗镇。因汉严忌墓在此而得名。元、明置烂溪巡司于此。传古名铜罗村,1947年改名铜罗镇。

  • 蔚汾关

    唐置,在今山西兴县东二十里交口村。《元和志》 卷 14 合河县: “蔚汾关在县东七十里。” 《方舆纪要》 卷40兴县: 蔚汾关 “盖以蔚汾水为名”。

  • 溷崖

    ①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岩。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行地中,会江南安,触山胁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患之。(李) 冰发卒凿平溷崖,通正水道。”②又名龟都

  • 补陀落迦山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补陀落迦山“为海岸孤绝处,梵名补陀落迦,华言小白花也。一名梅岑山,相传以梅福名。往时日本、高丽、新罗诸国皆由此取道,以候风信。

  • 虞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十里安邑)。辖境相当今山西运城市及夏县、闻喜县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复置,贞观十七年 (643) 又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