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井陉县

井陉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北北陉。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恒州。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恒州。北宋属真定府,熙宁六年(1073)废。八年(1075)复置,并迁治今井陉县北威州镇。金天会七年(1129)为威州治。元属广平路,宪宗二年(1252)又迁治天长镇,即今县西南城关镇。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废。1960年复置,移治微水镇,即今治。

②北齐改石邑县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南。隋开皇六年(586)复改为石邑县。


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太行山东麓。属石家庄市。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32.2万。辖10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微水镇。秦置,治今河北省井陉县西北北陉。属恒山郡。西汉属常山郡。《元和郡县志》恒州井陉县:“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北齐省入石邑县,改名井陉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改为石邑县,又分设井陉县,十六年(596年)于井陉县治置井州。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废井州,属恒州。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徙治天长镇。金为威州治。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移治今县西南井陉镇。元属广平路威州。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1948年分属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县治城关,属石家庄专区。1950年析置井陉矿区,属石家庄市。1958年并入石家庄市。1960年复原制,县人民政府迁驻微水镇。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改属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为山地丘陵区,中部为井陉盆地,地势四周高中央低。绵河、甘陶河、冶河等交汇境内。南部有张河湾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玉米、小麦、谷子等,盛产核桃、柿子、黑枣。有养鱼业。矿产有煤、铁、大理石、石灰石、耐火土等。工业有陶瓷、建材、化工、机械加工、化肥、煤炭等。自古为燕晋咽喉,交通要道。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及307国道、平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苍岩山风景区、千佛崖石窟、柿庄壁画墓等。


猜你喜欢

  • 大同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符五年(878)置,治所在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中和二年(882)移治代州(今山西代县),改名雁门节度使。五代唐于云州复置大同节度使。后地入契丹。②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八十里。明于此

  • 竹筿港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竹筱港“西至靖安,东至石步,南连直渎,北临大江,属上元县金陵、长宁两乡,由靖安港口至城二十里,由石步港口至城四十里,在唐世已曰竹筱港”。《资治通鉴》:东晋隆

  • 尺牍宗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尺牍村。1960年并入丁青县。“尺牍”,藏语意为万石。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城西北尺牍。1960年与丁青、色扎二宗合并,改置丁青县。

  • 咱里

    亦作咱哩。即今四川泸定县北二十里大渡河西岸咱里。明置安远宣慰司。明、清置咱里土千户。

  • 白马强镇监军司

    亦名娄博贝监军司。西夏置,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巴彦吉兰太苏木吉兰泰盐池附近。一说在今陕西定边县。元废。

  • 化石关

    明置,属西固城千户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明史·地理志》 西固城所:“北有化石关。”《清一统志·阶州二》:化石关“在州境西固城北九十里”。

  • 大营汛

    清置,属归化厅。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百十里。旧有千总驻防。

  • 百节峒

    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2唐崖长官司:百节峒在“司南里许”。

  • 古瓯城

    一名东瓯城。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南。《寰宇记》卷101建州建安县:古瓯城,“《郡图》云,县东有古瓯城,汉吴王世子刘驹发兵围东瓯即此也”。又名东瓯城。在福建省建瓯市东南。《太平寰宇记》建州建安县:古瓯城“郡

  • 务卜塘

    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务卜村。清设务卜汛,有外委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