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刚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秋, 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秋, 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有渔涝墟。
即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四十里纸店镇。明设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沈丘县东部。面积36.9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纸店,人口 3120。唐、宋时有造纸作坊和卖纸店铺,故名。1958年建公社,1983年
即叶尔吉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境。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与瓦库河会流处之北。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泥满河西经萨哈连山之南,又西北经噶山南,而阿库里自东南来会,又西入乌苏里江。”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水经·渭水注》:漏水“出南山赤谷,东北流径长杨宫东”。宋敏求《长安志》卷18:“赤谷在(盩厔)县东南三十五里。”
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五十里松桂街。《方舆纪要》 卷117鹤庆军民府: 松桂台 “明初傅友德征佛光砦,常屯兵于此”。
①在今四川筠连县南。《方舆纪要》卷70筠连县: 亭台山在 “县南二十五里。山形壁立,状若亭台”。②又名台山、荆山。在今甘肃灵台县北。《魏书· 地形志》 泾州赵平郡鹑觚县: “有亭台山。”
清设昂仁宗。即今西藏昂仁县。又作章阿布林城或将阿木凌宗。1960年与梅康莎等谿合并设昂仁县。
即长江三峡。指今四川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间之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周书·陆腾传》:“天和初,信州蛮、蜑据江峡反叛,连结二千余里, 自称王侯,杀刺史守令等。”又《蛮传》:“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
南朝陈末改务德县置,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隋属永熙郡。唐初属高州,贞观二十三年(649)为高州治。天宝初为高凉郡治。乾元初复为高州治。大历十一年(776)属高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电白县。古